前言
隨數位音樂串流的普及,改寫了大眾聽音樂的方式,現今藝人在宣傳或是專輯銷售上與線上平台合作可以得到更大的效果。Taiwan Beats 這次邀請了KKBOX 行銷暨內容策略中心副總經理──簡怡萍與我們一起聊聊現今流行音樂唱片圈業者與旗下藝人如何與線上數位平台建立創新的合作,並藉由網路拓展藝人聲量。
過去曾任職於 Yahoo 台灣媒體策略企劃經理及亞太區行銷經理、PChome Online 媒體企劃、PChome 出版集團採訪編輯等職務,簡怡萍目前負責 KKBOX 亞太區的品牌管理、行銷溝通策略和活動,以及內容企劃、策展和內容行銷等事務。有著豐富行銷經驗與科技圈人脈的她,亦參與 KKBOX 許多 O2O 整合策略,包括在 2013 年跨足線上售票市場,成立 KKTIX 售票平台、2016 年與 Twitter 攜手合作推出 Blueroom 直播,主攻海外市場。如今,她將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與聽眾分享關於串流音樂與藝人的「音樂行銷」,提供大家另一路強而有力的宣傳管道!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圖為KKBOX使用頁面截圖)
如何定義你們的品牌 ?怎樣看待音樂平台與音樂人的關係?
KKBOX 成立於 2004 年,我們從第一年開始,初心從來都沒有變過。音樂就是一種連結,把人們對音樂的興趣連結在一起。我們常常說自己很愛音樂,但除了很愛音樂外,我們更愛分享音樂。因為透過分享音樂,可以把大家連在一起,讓更多人去喜歡音樂。以 KKBOX 這個平台來講,內容分成兩類:音樂與互動。而音樂是一切的源頭,我們非常尊重唱片公司與音樂人,因為有了他們,才有這些好的內容。但消費者聆聽習慣變遷快速的時代,要聽到一首歌有非常多的方式,到處都可以聽到音樂。所以 KKBOX 要做的就絕不是僅提供聽歌服務,而是讓音樂變得更容易取得,且變得更有趣。
容易取得的意思是,當年在電腦到後來在手機上,現在用手機聽音樂已經是非常自然的事。現在,我們開發出各式各樣的物聯網應用形式,像支援擴增實境(AR)、智慧車用、客廳娛樂及穿戴式裝置等多平台,甚至是與機器人合作,讓機器人幫你播歌。另外,我們也希望讓音樂變得更好玩,這其實是有很多路數的,比方是我們的編輯內容,尤其在年輕人之間累積了一個蠻有趣的現象,不少人會說,KKBOX 的編輯只要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就會有歌單出現,蠻有趣的。
在直播演唱會方面,也期待會有不同的可能性發生。例如,我們自己舉辦的 KKBOX 風雲榜,今年就用多視角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果我們在現場就只能看到同一個視野,但用直播就可以切由不同角度,像是經由吉他手、主唱、或是後台的視角來看整場演出。一起聽也是讓音樂變有趣的方法之一,藉由讓藝人與歌迷的互動,以前是發專輯跑通告,但現在只要在自己家開一起聽就可以跟粉絲互動了,手機滑動一下就可上線開始宣傳了。這都是要讓音樂更有溫度,讓音樂變得更好玩!
現在演唱票房普遍降低,怎麼看待這件事?演唱會直播會是一種解套嗎?
我覺得買票跟演唱會直播應該沒什麼衝突。假設是我很愛的歌手,我會先想辦法去買票,買到票我會去看,但如果買不到,就會想要知道有沒有辦法看到直播。每個歌手在賣演唱會時或多或少都有票方壓力,像今年唱滿一千人的場子,也不一定有信心下次三千人的場子會完售 ,每個人都會有壓力。
KKBOX 可以從數位音樂平台的角度分析用戶的聽歌數據,如果你過去一個月聽過十次,我就猜你可能是粉絲。會知道你喜歡他們,就會特別對特定族群多做宣傳。我常講我們想要以科技公司的角度,來幫產業遇到的問題,想出更好的解法。在售票方面,可以用大數據來推估,讓演唱會的資訊可以讓真正的樂迷看到。宣傳不外乎就是講什麼話,透過什麼管道去敘事,我們想要提供更精準的方式去推廣音樂。
而演唱會本身也有許多宣傳的玩法。比如說,在演唱會演出前一定會做預習歌單給你,結束後十分鐘內一定會給歌單讓你可以再回溫一次。然後,如果有合作直播,影像取得授權後,會再上架到平台上。對藝人來講,就是好幾波的宣傳,對 User 來講,就覺得好好玩,演出前會製造期待感,結束後還可以看影片重溫回憶。
在消費者聆聽習慣變遷快速的時代,如何建議音樂人如何經營自我品牌?
我們一直思考該如何給新人或獨立創作人、甚至是年輕的學生,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去支持他們的音樂。舉個例,去年有跟政大金旋獎合作,我之前有跟學生們聊過,他們說,你們也不用幫我們什麼忙啊,只要給我資金援助即可,又或是詢問,我們的比賽只有八百人看,要怎麼做才可以讓更多人看見。我就覺得學生對音樂很有熱情,我們就讓他們好好做音樂、參加比賽,那我們大人能做些什麼?我想就是在技術上去支援他們,讓他們原本在學校藝文中心(只能容納八百人)的場地,可以透過直播,被兩萬人看見。另外,像是今年的風雲榜,就在小巨蛋外面策劃了一個「未來風雲舞台」專門讓學生表演。對學生來講,就是給他們更大的演出空間與被更多人看到的機會。
現在,在直播平台上很多素人,大家都想當明星,大家都很想紅那十五分鐘。如果你是很有熱情的人,愛唱歌的你可以透過比賽來與我們接觸。但你若是不愛唱歌或不想露臉,也可以在 KKBOX 編歌單、寫文章,把很好的想法跟內容,讓更多人看到!
最近我們排行榜上可以看到一些網路紅人有很好的成績,歌曲一上架就在排行榜上有很好的成績。有些人會問,排行榜機制是不是壞掉了?!我們觀察有些網路紅人,從未成名開始,一路慢慢持續經營自己的平台,累積的粉絲群已經有兩百萬,只要推出一個新作品,就會有這麼多人在關注!如何經營自我,都是要靠自己累積,現在平台的工具很多,我覺得想要經營自己品牌的人,只要勤勞一點持續發表新作品與粉絲對話互動,這都會有正向成果的!
【關於作者】戴居
曾任 Blow 吹音樂與娛樂重擊旗下音樂網站 Taiwan Beats 採訪編輯、第四屆中壢發條音樂節行銷組長。現為「台灣搖滾映像誌」共同策劃人暨主編、「台灣音樂書寫團隊」成員之一,並於好意思 Café 擔任演出活動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