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開始的一場教育思辯:專訪《學習的理由》導演楊逸帆(下)

發佈時間: 2016-11-23

文/洪健倫
 
跳脫倡議限制 聚焦教育本質
 
拍攝第二年,他的計畫入選國藝會與公視合作的補助計畫,補助方對影片內容開出更專業的要求,他也勇於接受挑戰。此時,他的拍攝心態已跳脫最初的情緒抒發,開始思考如何碰觸議題核心。這段時間裡,他開始大量閱讀電影書籍與國內外相關紀錄片。「這些電影一樣具備倡議性質,但我認為它們只為了特定的倡議服務,卻也被議題本身受限,沒有深入教育問題的核心。我希望探討更本質的東西。」為此,他與團隊進行大量田野調查與採訪,此時方才國中三年級的他,不止走訪了全台體制內外的教師、學生、家長,還訪問了教育部官員,更前往第八屆全國教育會議現場與街頭,記錄不同立場的聲音。
 
田調過程中,他發現了各個立場之間的矛盾,與倡議可能的侷限,讓他重新反思影片拍攝方向。拍攝團隊分別訪問了變相能力分班的學校,以及採正常教學校園的老師,卻發現兩方其實都羨慕彼此採用的制度。同時,楊逸帆也發現,彼時被眾人擁戴的教育理念,在數年之後,可能也會成為教改禍首。「我開始看到『沒有做足工作』的倡議影片的限制,以及倡議的盲點:每個群體需求不同,我們如何透過單一立場的倡議,讓它變成所有人都要接受的政策、照顧所有人的需求?如果倡議無法滿足各種需求,我們又應該如嘗試改變?」他自問。從這邊開始,楊逸帆開始思考新的可能性:「在這部片裡,我們是否能讓每個人有意識地瞭解他所處的環境,認識自己的需求,成為自己人生、社群的主人?」這樣的思考過程,加上補助計畫委員的建議,改變了他的影片調性與行動路線,重新聚焦在學生的求學歷程。
 
 
面對體制的無力感
 
拍攝進入第三年,楊逸帆在二次基測結束後進入公立高中就讀,體制內教育的遊戲規則給他很大的無力感。談到這時期的體會,楊逸帆說:「在體制外教育的遊戲規則裡,你越多熱情想法,越能受到肯定。但當考試來臨,你的分數越高選擇越多,也才有更多說話與做事的資格。分數低,只能撿剩下的選擇,少了話語權,甚至改變了一個人的未來。遊戲規則的轉換,改變了學生的求生需求,也在不自覺中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行為影響思維,思維養成習慣,習慣久了也可能行塑我們的性格。」開學後,公立高中沒有調整彈性的輔導課規劃,師生之間絕對的上對下關係,不但讓他倍感無力,也讓拍攝工作處處受限,使得入學幾週之後,在補助案的進度壓力下,楊逸帆就決定回到體制外的人文高中就讀。但其後因為補助計畫的時程限制與紀錄片期待的拍攝規劃無法配合,最後只能選擇退出。當時他從教育、社會體會到的強大無力感,也讓影片調性一度變得十分沈重。
 
回到體制外,楊逸帆一邊走出之前的憤慨,一邊調整影片方向,「我決定透過我的觀點,真實呈現事情如何發生,不需加太多形容詞,就讓事實自己說話。」在這個階段,影片的名稱也從一開始的「不想考基測」改為「學習的理由」。楊逸帆說,「這也是我對前段體驗的反思。起初影片探討的是『該學什麼』跟『怎麼學』,現在則是『為何而學』,碰觸的不再是教育方法、課綱,而是更哲學性的問題。而『學習的理由』看似政治正確,其實也偷渡了一個反諷訊息:影片呈現的這些,難道就是學習的理由?」
 
 
一場教育體驗與思辯的總結
 
在體制內的教育,楊逸帆看到一個個學子將生存的最低限度當作生活最高的追求,而回頭再看他的拍攝歷程,楊逸帆認為《學習的理由》呈現了他對於「學習」兩字不同階段的理解,「我呈現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正反合的過程,從一開始的自我實現、中間遭遇求生危機的恐懼迷失,到最後我的學習是因為出自於對知識、對人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