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開始的一場教育思辯:專訪《學習的理由》導演楊逸帆(上)

發佈時間: 2016-11-24

文/洪健倫
 
年方二十一的楊逸帆,有著與多數人不同的求學經驗。國高中都畢業自適性教育的人文中學,大學雖曾短暫進入東吳大學哲學系就讀一年,隨後又決定休學,改從社會實做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從體制外看學校裡的寒窗苦讀的學子,楊逸帆對於現行教育體制與方式充滿懷疑。因此,從十四歲起,楊逸帆就拿著攝影機拍下他對升學導向的教育制度的質疑與探討,費時四年拍攝,前後共投入近七年光陰,完成了這部曾經獲邀參加多個國際影展的紀錄長片《學習的理由》。此外,他還在2012年進一步創辦線上雜誌《青醒Awakening》從兩岸三地的青少年觀點,延伸探討教育的本質。
 
 
片中,楊逸帆將攝影機對準同學、朋友,見證宜蘭人文國中小學的第一、第二屆國中部學生到了國三面臨升學,大家從沒有分數壓力、快樂學習的生活,突然要適應考試、追求成績的種種壓力,在朋友們進入體制內的高中後,他仍然持續紀錄大家心態的轉變。甚至,為了實際體會升學壓力,原本決心不考基測的他,也臨時決定參加人稱「二衝」的二次基測,不料在備考過程中,他也掉進了追求分數的牛角尖裡,親身體會了現行教育體制如何讓人蒙蔽了學習的初衷。
 
找回初衷的鏡子
 
楊逸帆在拍攝功力與素材取捨上,或許沒有其他資深創作者老練,但直率、無畏的年輕態度在片中表露無遺。不同時間點裡,楊逸帆反覆向被攝者提問為何而讀書,學習的初衷是否仍在,這些問題,也是對銀幕前的觀眾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讓人在觀影過程中,不斷地釐清自己對於教育本質的理解,並且和銀幕上受訪者的回答對照。
 
國中二年級,楊逸帆因陪著母親參加紀錄片課程,一場無心插柳,卻意外的發展出龐大的拍攝計畫。談及為何選擇以紀錄片呈現這樣一個對教育的大哉問,楊逸帆的出發點當然充滿抱負,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記錄也多了一層私密的個人意義,「最初想藉此和上一輩的大人溝通,找到學習的更多可能。但在拍攝過程中卻發現朋友們的心態也改變了。因此我也希望這部影片能當作一面送給朋友的鏡子,讓他們每一年檢視自己,思考現在的路是否仍是當初追求的。」楊逸帆說。
 
讓紀錄片成為好友的人生明鏡,因而在拍攝過程中,楊逸帆每隔一兩年就會剪出一個版本讓朋友觀看。一位考上公立高中的朋友,也曾抗拒見到當年的自己,認為楊逸帆的拍攝企圖,只為了挑出體制的種種缺失,卻不曾試著認識體制的優點,但楊逸帆認為這非他的拍攝目的:「我的用意並非把體制批判得體無完膚,我只希望找回我過去認識的朋友們,或是讓他們有自覺地選擇人生。」
 
 
從對上一代溝通出發,開啟四年探索
 
四年的拍攝,楊逸帆背後的投入、走訪的人物與事件,遠比銀幕上看到的還要多更多。除了參考中文電影書籍,大量閱讀相關紀錄片,影片的拍攝與剪輯方向也多次大幅調整。
 
一開始,楊逸帆將片名取做「不想考基測」。當時就讀國二的他,看到同輩親戚為了升學,犧牲家庭、健康、睡眠與才藝天分,為了準備考試,過年也無法和親戚團聚,最後考上第二志願。「他的家庭、健康、興趣、生活四大皆空,換來好學歷,但這樣的歷程,抹煞了一個人的專長和熱情,而他畢業之後又真的能憑著漂亮的學歷安身立命?」當時的他感到十分困惑。
 
因而,他原想拍出一部倡議性質的影片,和上一輩家長溝通。他從訪談體制內外學生,討論學習的方法與內容開始,瞭解一般的學生認為傳統學習方式是否真有收穫,又有什麼用。但在拍攝過程中,楊逸帆看到身邊的朋友從實驗教育體制畢業,進入常規體制高中求學,想法開始發生變化,也讓他反思,「當他們都放棄了初衷,我的倡議又能發揮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