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長大》北影兩評團一冷一熱——台灣新銳的創作課題(下)

發佈時間: 2016-11-21

文/洪健倫
 
國新競賽:創意執行度的更高要求
 
《只要我長大》獲得電影獎評審團超高肯定,在國際影人比例較高的國新評審團中,卻沒能獲得評審團青睞。
 
縱觀本屆國新大獎得主,除了首獎的《海蒂不分類》(Don’t Look at Me that Way)在題材與敘事上顛覆傳統,其餘兩部得獎影片《寶貝守門員》(Keeper)、《沙漠心風暴》(Sand Storm)都是以故事見長的傳統敘事片,似乎意味著這個由台、日、越、星等國影人組成的評審團,似乎注重敘事表達大過於美學形式的探索。但評審團主席陳英雄指出,勝出關鍵還是在創作者的執行能力,「電影是所有創作元素的集合,故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元素,最重要的還是影片主題是否能夠完美的開展,並且運用傑出的手法呈現。例如《寶貝守門員》的故事很尋常,但是他的形式完美,在電影的每一刻,我們都可以非常近距離地跟隨、觀察、瞭解每一個角色內心所經歷的挑戰,導演用精準、深刻的方式,呈現了青少年面對懷孕、墮胎難題中所有的道德問題。」
 
而最佳影片《海蒂不分類》「它營造出的神秘感說服力十足,並且進一步襯托影片的感性面。而且有別於觀眾能清楚掌握的《寶貝守門員》,《海》是一部完全無法掌握的作品,運用大量直覺創作,像是一隻野生動物,卻又令人感動。」陳英雄說。而《海》曾因題材前衛而影響了相關單位的資助意願,陳英雄強調政治正確絕不該是創作考量,「電影應該刺激觀眾思考,它應該挑戰政治正確的價值觀,突破既有價值、感受的方式,身為觀眾的我們才得以打開感知,走進更寬廣的世界裡。」
 
在陳英雄討論入圍作品的方式中可以察覺,本屆國新評審團在意的,是創作者如何嫻熟的運用影像語言,讓角色、生活隨著劇情推進開展不同層次。陳英雄還稱讚《沙漠心風暴》的最後一場戲,是今年所有競賽作品之中的經典鏡頭:婚禮進行前一刻,被迫嫁人的女主角穿著婚紗和鐵窗前的妹妹互望,鏡頭在兩人之間交互剪接,運用鏡像手法暗喻妹妹的未來。「電影創作者就是要透過影像語言表達出劇本、對白之中所沒有的訊息。」陳英雄強調。
 
▲  第十二屆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左起:新加坡電影節策展人張文傑、日本影評人宇田川幸洋、評審團主席越南導演陳英雄、台灣製片李烈、導演林書宇。(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寶貝守門員》清楚呈現青少年未婚懷孕的所有問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稱霸台灣之後的課題
 
再回過頭看《只要我長大》在兩競賽的成績落差,反映了什麼樣的訊息。
 
本屆電影獎在影壇健將多數缺席下,成為新人的競賽舞台,也給我們機會一探新一代台灣創作者當下的創作能量。入圍劇情長片中商業類型片比例提高,的確反映了創作者更勇於以類型作品挑戰市場,但評審團認為仍未成氣候。而《只要我長大》的風光,反映的是評審團肯定創作者透過戲劇型式回應社會現實、思索身份認同的創作精神,以及在此精神之下,劇情長片做為一種集結眾人之力達到的成就。
 
但《只要我長大》在國新競賽的成績落差,和評審的組成差異當然有關,但也反映了另一個觀點,或許正是新進創作者在創作核心層面上,必須嚴肅以對的挑戰:它凸顯的或許是,在台灣當下常見的創作型態下,年輕創作者已能積極和觀眾溝通,但對於題材處理還缺乏更強烈的企圖心,運用影像敘事的手法也還要更紮實、靈活。
 
帶著前人給予我們的電影養分上,朝此方向精進,我們才能夠不只立足台灣,當我們走向更大的世界,面對眾多情感、處境、議題相似的作品時,才更有機會脫穎而出。而面對不瞭解相關議題的本地觀眾時,我們也才能用更深刻的方式,帶他們認識這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