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長大》北影兩評團一冷一熱——台灣新銳的創作課題(上)

發佈時間: 2016-11-22

文/洪健倫
 
泰雅族導演陳潔瑤(Laha Mebo)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只要我長大》成為第18屆「台北電影獎」(下稱電影獎)最大贏家,不但獲得「百萬首獎」,更獲得「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剪輯」五項大獎。除了在國片競賽獲獎,《只要我長大》也入圍了第12屆「國際新導演競賽」(下稱國新)。然而,在早一週揭曉競賽結果的國新競賽中,儘管本屆評審團在兩個主要獎項外還增設了「評審團特別提及」,《只要我長大》卻仍無法獲得評審青睞,僅在本地觀眾力挺下獲得「觀眾票選獎」。
 
 
兩項競賽皆是透過評審團制度討論、票選產生得獎者。除了制度相似,今年兩個評審會議也都花了大量時間逐一討論入圍作品:由香港導演舒琪主持,台灣影人占多數的電影獎評審會議,一共開了七小時;而由越南《青木瓜的滋味》導演陳英雄(TRAN Ahn Hung)主持,組成更國際化的國新評選會議也創下4.5小時的超長紀錄,評審們一一討論十二部入圍影片,透過討論達成高度的共識。電影獎評審團主席舒琪談到評審會議時也說,「九位評審各代表不同專長與領域,表述意見的過程就非常重要,我們透過討論集中評審共識,因而,重要獎項的投票結果高度一致,就是評審被其他評審說服的結果。」
 
以幽默態度探討原住民文化、經濟層面上的生存議題的《只要我長大》,在評審方式相同的兩個競賽中,結果卻如此不同,這樣的落差反映台灣電影什麼樣的現狀,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在此之前,我們先看看本屆兩項競賽評審團主席對於賽況的討論。
 
《只要我長大》劇照
 
台北電影獎:在類型片未成氣候下以誠意突圍
 
電影獎方面,「百萬首獎」一向是在評審團選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這四類最佳影片贏家出爐之後,再從中選出大獎得主。評審團主席舒琪表示,在四個分類獎項討論一輪後,評審團成員都已經清楚彼此的看法,因而討論到「百萬首獎」得主時,評審團變直接進入表決,結果也很快出爐。
 
在得獎理由中,評審團認為《只要我長大》看似小成本小品,卻以誠懇、強烈的創作企圖打動評審,同時,非職業原住民演員之間默契十足,因而動人地呈現原住民生活、文化處境上的狀態。此外,今年劇情長片類入圍作品有不少商業取向的類型片,《只要我長大》在勁敵環伺之下仍能殺出重圍,也是因為本屆評審團對於類型片的每一個環節成果,都抱有更高的期待。舒琪受訪時提到,今年入圍作品中看到許多類型片與新人,但整體而言表現不太平均,類型片雖是電影工業重要的一環,就今年入圍作品整體看來,台灣的類型片未來仍需累積更多的經驗與資源。
 
雖說百萬首獎由劇情長片抱走,但舒琪仍大讚今年入圍的紀錄片實力堅強,除了最佳紀錄片《河北台北》(李念修導)之外,台灣首部獲得編劇獎的《日曜日式散步者》(黃亞歷導)也很厲害,「從沒看過紀錄片用這樣的形式呈現,形式出色,雖然說訊息量稍大,但我們曾和日籍評審市山尚三求證影片的歷史訊息,他也說精準得不得了。」而《河北台北》則是導演透過拍攝父親,呈現出一位在大時代下「被犧牲成在國族、階級、情慾、性別傾向各方面的邊緣人。」呈現他在現實狀況之下奮力求生的生命,且具有歷史重量。
 
▲  第十八屆台北電影獎評審團,左起:攝影指導/導演錢翔、電影學者郭力昕、音樂創作人雷光夏、美術指導李天爵、導演林正盛、香港導演舒琪、日本製片市山尚三、作家張國立、資深剪接師陳勝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