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拍』x《妮雅的門》x廖克發

發佈時間: 2016-09-23

作者:鍾佩樺
文章出處:http://kfa.kcg.gov.tw/n/review/talk_detail.php?catid=253(高雄市電影館)
 

高雄拍 Kaohsiung Shorts

 以打造高雄成為台灣短片基地為目標,鼓勵短片創作並發掘適合新媒體(網路、行動等)傳播與映演之創新作品,高雄市電影館特提出「高雄拍」短片獎助計劃,立意於打破規範、打破界限、打破陳腔濫調,強調短片影像美學之創新與新媒體應用,鼓勵影像創作人才進駐高雄市,以高雄為發想及創作場域,影像創作不拘形式、主題,盡情揮灑創意、展現在地特色,並在高雄電影節期間以「高雄拍」單元中世界首映。

                      
廖克發這個名字,對關注影展的觀眾來說並不陌生。從第一部劇情短片《鼠》的金穗獎座開始,他的作品陸續在大大小小的影展入圍或獲獎,《妮雅的門》也獲得了2015釜山影展善才獎最佳亞洲短片,以及入圍2016克萊蒙費宏國際競賽單元,即將展開以高雄為起點的放映旅程。
 
創作者的視野總反映著社會變化,這幾年以外籍工作者的處境與經驗為題的作品越來越多。《妮雅的門》也像這些影片一樣,有一個從菲律賓飄洋過海的主角妮雅,台灣雇主的家是夢想基地,也是寂寞囚房。屢見不鮮的設定,在廖克發的作品裡,卻見不到為了引起同情,刻意極端的善惡分明;取而代之的,是以一如生活的平實節奏所表現的易地而處。《妮雅的門》不僅延續了前作對異鄉人的溫暖注視,更藉家務勞動的勞僱關係,反思現代人的慣性疏離,也表現在個人保護傘下,人與人連結時迸發的一瞬感動。
 
《妮雅的門》劇照
 
故事起點來自於四方報的一篇文章,文中菲律賓女傭自述,儘管雇主邀請,她仍拒絕與他們一家同桌用餐。「她希望離開時乾乾淨淨。」由這份拒絕開始思考,最終產生了這個故事。「她一來就選擇不要跟雇主有關係,可能是之前聽過很多負面新聞,或是她對出外工作本缺乏信心,其實不只是她,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是這樣,會刻意選擇疏離。」他說著即便是互相討厭,至少都是一種人與人的連結,然而這種連結在現代社會中逐漸被放棄,「這種刻意的疏離對我來說是很自我懲罰的事情。」
 
片中女雇主要求妮雅不得鎖上房門,而妮雅則無視耳提面命,總是將門鎖上。這樣的劇情設定不只是現實勞僱關係的反映,也同時是人際距離的隱喻。「我常說不是開了這個門,你就可以認識妮雅,還必須把你的門也打開一部分,否則開不了妮雅的門。」片中除了雇主的冷漠,也看到妮雅主動選擇保持距離。「這部片是妮雅拒絕產生連結,不是只有雇主請他們來之後,可對他們像冷氣機一樣,不與他們互動,其實在女傭的世界裡,她也可以把雇主當成提款機,不想有連結,不需要想念,不需要有友情,其實他們也有這個權利啊,我在講的就是這樣一種關係。」
 
談到現實中有許多雇主甚至不讓女傭有自己的房間,而是自認慷慨地以布廉隔出一隅,廖克發像他的作品一樣,總以更多同理來取代批判。「我沒有要批判這些雇主的意思,只是很想知道為什麼他們會覺得這樣很好。就像甘地說的:『Hate the sin, not the sinner』,你應該討厭的是那個罪,而不是帶罪的人。嘗試跟那個人溝通,才可能去除那個罪。」
 
也許是上述的同理心使然,本片敘事傾向客觀圓融,片中女雇主對觀眾來說刻薄討厭,但導演也指出其實她也沒做錯什麼,甚至在發現妮雅的秘密後,縱然教訓了妮雅一頓,仍選擇幫她保密。這樣的安排,讓妮雅在刻意緊閉的門後,感受到了溫暖。「妮雅即使當下被恐嚇時是生氣的,但當下也有一種僥倖,覺得這一天終於過去了。也許有一天她回頭看,那天沒事是因為女雇主沒揭發她。」也才讓妮雅在回到自己房間後,迎來溫暖的家鄉意象。「她馬上出來開了門,就回到了家,她的心還是溫暖的。我不想這只是純粹的夢,而是這個東西是在妮雅心裡的,而且是女雇主有參與到的。」
 
片頭尾的安排,不只成就一個與生活呼應的循環架構,其溫暖質地,也讓整部片在妮雅的困頓之外,生出一種希望。「如果我要拍妮雅,第一觀眾是妮雅這個族群,我希望他們可以看到殘忍的一面沒錯,但我希望他們想到一些畫面是可以有勇氣的。」
 
片頭則是在導演與女主角邊散步邊聊天的意外收穫。在菲律賓有個習俗,若做了一個惡夢,希望這個惡夢不要成真,就拔下即將枯萎的樹皮咬一口,就可將惡運移轉到樹上。「其實對我或很多東南亞人來說,夢跟現實沒有這麼明顯的區別,我想一個人一定是很相信這個惡夢,才會去咬樹皮,就算那個惡夢並未真的發生過,也已經足夠困擾你的心。」而片頭片尾究竟是夢境、回憶,或是某種預視,對維持開放的創作者來說,似乎也已不是這麼重要。
 
廖克發的影像總是自然流露出幽微細緻的情感,而這或許與他慣常的工作方式有關。他喜歡在勘景時,順道與屋主及鄰近居民聊天,用空間氛圍來決定場景。他也喜歡在拍攝時維持開放態度,不追求按表操課的精準,隨時捕捉可能的靈感。創作團隊與演員、與空間的隨機互動產生一種有機動能,來回激盪,故事遂在真實中自然成就。
 
而這樣的開放機動,不可避免地也讓拍攝增添了許多驚喜與挑戰。
 
影片剛開始沒多久,妮雅看到的那顆氣球,就是一次突發奇想的結果。「我想講妮雅來的那一天她就開始想家了,但我不想處理得很傷感。一個女傭有能力想像一顆氣球,看到它升空,那是一種比較偏向快樂的寂寞。」拍攝當天下著雨,團隊本來相當擔心,沒想到最後攝影師拍到入迷,控制氣球的劇組人員也玩得不亦樂乎,導演喊卡也不停。「本來已經超班了,但大家越拍越投入,身為導演,能把大家帶到這個狀態是很幸福的,除了妮雅外,大家在那當下好像也看到了氣球。」
 
小女孩芬芬是第一次演戲的素人演員,為了記錄真實自然的反應,許多場戲都只能一次成功。像是賣場的那場戲,劇組煞費苦心用貨架設計路線,讓芬芬只能走到攝影機前。廖克發則半哄半騙地告訴她要玩迷宮遊戲,殊不知妮雅卻突然走出來責備她,拍下了最真實的情緒反應。
 
廖克發也刻意讓小女孩與妮雅的相處多過與戲中媽媽的相處,以模擬現代家庭特殊的情感關係。而戲中阿公與妮雅既依賴又嫌棄的互動,也是這個時代的另類家庭關係。「在阿公家是妮雅最自在的時候,在雇主家被監督,被隔在門內,在阿公家反而是自由的,因為阿公行動不便。妮雅在那個空間可以表現憤怒,可以瞪阿公,那是很奇妙的關係,某方面他們已經建立了一種依賴,反而女雇主是不想踏入阿公家、阿公的生命的。」
 
【影片與導演簡介】
 
妮雅的門 Nia's Door
台灣 Taiwan | 2015 | DCP | Color | 25min
 
妮雅是一名遠離家鄉來到台灣工作的菲律賓籍女傭。妮雅和她僱主的世界之間, 只隔一扇房門,她喜歡把房門鎖上,卻因此而引起與僱主的衝突。這是發生在妮雅身上一天的故事,也是可能發生在離家的許多人們身上的一天。
 
Nia travels far from her home, Philippine, to Taiwan to work as a family maid. Nia likes to keep herself in her private room, where a door separates between her and her employers. This brings  displeasure  to  her female employer  and conflicts  arise between  them.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day of Nia's life, which could also resonates for all who are far away from home. 
 
 
廖克發 Lau Kek Huat 
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 (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與諶靜蓮合編之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成立蜂鳥工作室,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 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擔任校長的金馬學院。《妮雅的門》獲2015釜山影展善才獎最佳亞洲短片及入圍2016克萊蒙費宏國際競賽單元。
 
Filmography
2015 妮雅的門 Nia's Door
2014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2013 玩泥土的孩子
2013 一起去看海 A Scene of the Sea
2011 雨落誰家 When it Rains
2011 花開的夜晚 Whisper of Flowers
2009 愛在森林邊境  Cul de sac Forest
2008 鼠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