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成大作《總舖師》、《大尾鱸鰻》如何成功抓住本土笑點

發佈時間: 2013-11-08

 

 

文.二月

喜劇一向不是台灣電影擅長的元素,翻開台灣電影史,過去真正賣座的喜劇電影並不多。在影迷們的成長記憶裡,應該只有朱延平一系列通俗的電影,可以算上台灣的喜劇代表。台灣電影歷史上,喜劇的位置很少,一直到今年,「大尾鱸鰻」和「總舖師」這兩部電影,相繼創下億萬票房,刷新賣座成績,喜劇頓時成了市場新主流,熱門的片種。


(朱延平&釋小龍&郝劭文《臭屁王》 導演朱延平提供)

「大尾鱸鰻」和「總舖師」這兩部電影喜劇元素截然不同,卻都能引起觀眾共鳴,分別在春節檔和暑假檔,這兩個電影市場最熱絡的「旺季」裡,創造出令人驚艷的票房成績。「大尾鱸鰻」一馬當先,狂賣了4.3億元;至今仍在上映的「總舖師」,口碑和票房俱佳,累積到現在,也突破了3億元。兩部片聯手用嘻鬧和歡笑,再次帶動台灣電影的買氣和人氣。


「大尾鱸鰻」復刻了秀場笑料

「大尾鱸鰻」由邱瓈寬執導,豬哥亮、楊祐寧、郭采潔主演,這部帶有「朱延平色彩」的電影賣座,跌破不少人的眼鏡。對從小看朱延平長大的觀眾而言 ,「大尾鱸鰻」有強烈的「親切感」。首先,豬哥亮的演出和早期演員許不了一樣,都是非常「肢體」式的喜劇,他們利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加上逗趣的台詞,以外顯的方式來表達「好笑」這件事。

「大尾鱸鰻」另一個成功的要素是,「復刻」了民國70年代的「餐廳秀」風格。「餐廳秀」一開始只是在餐廳以演出節目來招攬客人,後來台上的主持人和佳賓,為了讓台下觀眾的目光,從熱騰騰的牛排前,轉移到舞台上,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喜劇模式。他們以群體的方式,一主角搭配上其他的丑角,在舞台上插科打渾,演著誇張的短劇,說著略帶性暗示的「雙關語」。


(《大尾鱸鰻》劇照-豬哥亮)

在那個民風還有些保守的年代,雖然台上有性感養眼女星演出,但吃「重鹹」的餐廳秀,還是只能隱晦地,靠著「雙關語」來吃吃女星的豆腐,以達到娛樂效果了。這樣的秀場文化盛行時,有「北張菲、南豬哥亮」的稱號出現,豬哥亮以招牌的馬桶蓋頭、台灣國語,擄獲中南部觀眾的心,有別於較合北部觀眾口味的張菲。

「大尾鱸鰻」有很強的秀場文化影子,從片名開始,就大玩「雙關語」,由David Loman變成了大尾鱸鰻,最擅長此道的豬哥亮,演來一點都不費吹灰之力。一句「冰的啦」,演變成了「翻桌啦」!「雙關語」的效應迅速在年輕族群裡發酵,對這群觀影人而言,秀場文化是陌生的,這些有著雙關意涵的詞彙,是新鮮又有趣的。


(《大尾鱸鰻》劇照-楊祐寧和郭采潔)

如果「大尾鱸鰻」只有豬哥亮,成功的速度不會這麼快,又加上了兩個主角楊祐寧和郭采潔,針對的正是現在電影市場的主力年輕消費群,電影上映前,連導演邱(王黎)寬都親自下海示範,拍了「台語教學短片」,更讓電影裡俗又有力的語言元素,提前在臉書網路間流傳,是很成功的前導宣傳,讓「大尾鱸鰻」能創下令人刮目相看的賣座佳績。


「總舖師」小人物出頭天

不同於「大尾鱸鰻」,「總舖師」雖然也有「辦桌」這項懷舊的台灣元素,但導演陳玉勳卻加入更多現代的情節。「辦桌」是項逐漸消失的技藝,如果只講女兒怎麼「重現」老爸的辦桌神技,其實只是一部,有著八點檔情節的普通電影。陳玉勳厲害之處,在於「總舖師」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很有戲,而且夾雜著很有「現代感」的笑料,二代不同年齡的觀影人,都能有相同的會心一笑。


(《總舖師》海報-神)

先從小婉師講起,她是個懷抱著星夢、愛漂亮、少根筋的女孩。有著現在年輕人的通病,網路上的人際關係遠比現實生活中好很多,被男友騙得負債累累而不自知,只能逃回老家靠媽媽,可是卻又能使三名網友「召喚獸」對她百依百順,只要一聲令下,三人馬上在網路上號召,幫小婉師解決各式困難。

而如果楊祐寧飾演的「料理醫生」,只是個專門診斷食物的廚師,那電影也就不會這麼好看。這個「料理醫生」是個講話有點台灣國語或者不完全是台灣國語腔的「怪咖」,尋找的是最家常不過的料理番茄炒蛋的終極作法,還會來上一段「三八阿花吹喇叭」。最出風頭的膨風嫂,也不是個尋常的小吃店老闆娘,會在廟埕前載歌載舞,大唱「金罵沒ㄤ」,是個風騷、不安於室的主婦。本來討債的水腳A和水腳B,逞兇鬥狠的背後,卻有顆柔軟的心,最後成了辦桌大賽中的得力助手。


(《總舖師》海報-人)

每個人物都有點不合乎常理,卻又個個活靈活現、充滿魅力。這些互相矛盾、凸槌的小人物,不管性格裡有什麼樣的缺點,不管做出怎樣漏氣或膨風的事,本性都是善良的,就像有著濃濃人情味的台灣社會,這也是「總舖師」雅俗共賞之處。

「總舖師」貴在導演陳玉勳把這些獨特的角色,全都炒進了同一盤菜裡,每個都有自己的滋味,缺一不可,連配角都很有戲,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總舖師」靠著這些甘草小人物,撐起一片天,讓整部電影笑料不斷,又處處感人,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喜劇電影。

「大尾鱸鰻」和「總舖師」替缺乏「類型片」的台灣電影,打了劑強心針,他們用本土笑料,開創出喜劇片市場,他們的賣座是好消息,同時也是個壞消息。好消息是,證明台灣本土電影,有不容小覷的票房實力;壞消息是,喜劇片賣座,證明人心需要撫慰、情緒需要渲洩的出口,人們希望進電影院,能找回好久不見的快樂。

印度寶萊塢歌舞昇平,長久以來俊男美女、華服盛宴的歌舞片盛行。因為印度社會長期被種姓制度窒錮,貧富差距懸殊,在底層艱困生活的人們,需要藉由夢想般的電影工業,暫時逃離現實。台灣喜劇電影當道,是否意味著,人們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也渴望一個無傷大雅,能暫時逃離油電雙漲,沈重生活壓力的出口?這是在「大尾鱸鰻」和「總舖師」相繼賣座後,值得深思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