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產業在聲音內容崛起下的課題及機會:專訪馬克信箱 主持人馬克

發佈時間: 2023-05-08

本篇專訪內容皆擷取自 文化部文化統計網 文創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111 年第 6 期(12 月號)

 

因聲音內容 Podcast 近兩年呈現爆發式成長,且受到數位匯流影響,面對此發展趨勢,廣播產業業者逐漸改變聲音內容呈現方式並嘗試搭上數位匯流趨勢。本次訪談,專訪馬克信箱,藉由馬克的觀察及觀點瞭解廣播產業在聲音內容呈現方面有何改變,與 Podcast 產業之間呈現何種關係,及在數位匯流時代下傳統廣播業者、Podcast 創作者未來發展與趨勢。

(圖擷取自馬克信箱popcast頻道)


(一)廣播節目至新媒體多平臺發展契機
從不同的節目平臺發展脈絡進行分析,2004 年開始進行廣播節目;2017 年因公司高層決定停播廣播節目時,才開始經營 YouTube 頻道,並同時分頭進行自己的說書頻道以及延續廣播節目單元的 YouTube 頻道;2019 年開始固定製作 Podcast 節目。馬克提及原本在 2004 年就有製作 Podcast 節目的想法,當時聽眾會自動將自行錄製的廣播節目錄音檔上傳到 Podcast。當初創作 YouTube 頻道、Podcast 節目並未設定目標,只是想記錄生活並把有趣的東西留下並分享給聽眾。並同時希望以 Podcast 或者 YouTube 方式保留廣播時期的聽眾留言。

歐馬克表演畫面  (圖擷取自歐馬克官方臉書)


另外,馬克提到近期成立新的教學平臺「聲藝」,提供線上教學、線下課程(如講座課等)、一對一諮詢,也視為聲音內容的一部分。教學平臺方面則是想先建立並打造出品牌,讓其他人知道該平臺商業模式如何進行,進而去招募其他同好。因為覺得 Podcast距離閱聽眾較容易親近,Podcast 有可能成為「聲藝」一個重要的宣傳管道。未來也想更多元管道嘗試,如:vTuber、TikTok 等並運用各個不同平臺去授課,預計未來每年開課一次。此外,馬克也提到節目頻道不太接業配原因,是因為不想靠粉絲賺錢。除非是自己聽過且親身試用體驗過的產品才有可能進一步合作,故較無固定商業模式。


同時,馬克說書節目版權方面,大多是談書中的某個小故事再結合自己的觸發,一是並非逐字引用,二是引用書中內容不超過  10%,故目前較無版權疑慮。但最佳做法仍是告知出版社,要進行該書本內容解說,並取得內容授權。故另一平臺節目「啾音好書」(現已改名為「耳邊說書」),就有專門的編輯負責與出版社洽談並與出版社達成共識、拿到授權。


另一方面,大部分國外書籍在簽屬版權授權契約時,應無簽訂可否授權予其他人講述書中某部分內容延伸心得如此細項項目,因此雖然出版社多站在希望有越多說書人、越多平台幫忙推廣行銷的角度,但翻譯書的說書授權相對比較難取得。
 

 

(二)廣播與 Podcast 關係
自 Podcast 產業爆發式成長後,許多人皆在討論廣播與 Podcast 為競爭亦或是互補關係,馬克認為須從層級來看,若從最高層級來看,所有內容提供平臺皆為競爭關係,因為大家在競爭人類的唯一資源「時間」;但若再往下一階層觀察,就是大眾媒體與新媒體的關係,從被動接收至主動接收,兩者並非呈現競爭關係,而為互補關係。與此同時,馬克補充說明,廣播閱聽眾可能會去聽 Podcast 節目,但 Podcast 閱聽眾則較不會去聽廣播節目。另外,Podcast 與廣播最大不同的地方為音樂版權部分,Podcast 無法在節目中合法嵌入音樂,也是未來創作者創作之時須多加注意的地方。


馬克也提及傳統廣播產業業者多認為沒有誘因去改變原本電臺的習性,但他認為其實廣播電臺業者可做更多事情,不應用傳統思維去思考新媒體平臺的應用。應讓廣播節目進入新媒體平臺,如廣播與 Podcast 結合,從內容企劃、產製加入創意想法,分別想像在廣播與 Podcast 將會以何種方式呈現,進而建立一套模式。對於廣播電臺來說,可就照此 SOP 或者模式去執行,也許可讓廣播電臺順利進行轉型、做出更細緻的節目內容,進而把 Podcast 市場吃下來。另一方面,如何讓新媒體 Podcast 變成廣播節目可以營利,應設置專門業務部門,當廣播節目聽眾流向 Podcast 之後,應該為廣播 Podcast 節目設置專門的 AE(業務執行/業務企劃)進而較容易招募廣告。同時,馬克認為廣播 Podcast 節目必須額外經營、並非讓原本業務部門去執行,也最好不要直接將原有廣播節目內容上傳當作 Podcast 節目。

歐馬克認為其實廣播電臺業者可做更多事情,不應用傳統思維去思考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圖擷取自歐馬克官方臉書)。


最後,馬克認為 Podcast/廣播產業反倒可能會與另一聲音內容-音樂產業呈競爭關係,未來面臨課題為如何將習慣戴耳機聽音樂的閱聽眾轉向去收聽 Podcast/廣播節目,進而擴大 Podcast/廣播收聽人口市場。

 


(三)未來廣播產業趨勢
馬克提及因人類的文化是建立在視覺上的,使得聲音內容不可能超越視覺文化產業。但為因應聲音內容潛在市場不斷的擴大,傳統廣播電臺該如何轉型?可從公部門方面,做示範 team 帶領;例如可召集任務型單位,取得傳統廣播電臺的節目時段,從內容企劃製作(源頭)去重新製作廣播/Podcast 兩者通吃的收聽體驗節目,從製播到行銷、業務一條龍,只要有電臺願意當領頭羊,帶頭示範執行,並且得到商業與金鐘獎獎項上的成功,其他電臺便會群起效尤。馬克認為此示範風潮,對廣播產業有正面發展,並指出產業要轉型絕非只是制訂補助條款就可以,畢竟條款較不全面,不會有真正的改變,必須要多花心力及時間去重頭執行。當節目做出成效、成形並且有固定的 SOP 之後,就可用這套 SOP 告訴其他業者該如何一步一步設計並執行節目,如此才能引領其他業者做到真正的改變,對於廣播產業未來發展才有積極正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