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VR孵育有成 文策院、雄影與時俱進

發佈時間: 2022-02-24

本文轉載自 銘報

記者/謝志遠、江衍融、林佳慧、李定潔

高雄電影節2017年所創立的「高雄 VR FILM LAB」,推動全方位VR計畫,從原創內容製作、創作獎勵、人才培育與交流到映演推廣一手包辦。4年後,直到2021年有7件作品入圍第78屆威尼斯影展VR單元。其中有5件進入主競賽、1件年度精選、1件特別選映,入圍作品數量與法國並列第一,顯示出高雄電影節近幾年推動VR影片已有所成。

對於擁有這樣的成績,高雄電影館館長楊孟穎表示,感謝所有合作夥伴支持,種人願意投入、開創全新影像敘事手法,一起將作品推向國際舞台,加上文策院的資源及協助,相信可以一起為台灣沉浸式體驗產業打造更多元、更完善的環境。

VR電影在2017年爆發,光是2017年的VR資本交易量將近30億美元。反觀2018年台灣VR電影在威尼斯影展上顆粒未收,最大獎由韓國抱走,中國有三部入選。直到2019年的威尼斯影展,台灣可以說是大突破,共有7部作品入圍,其中最大亮點莫過於台灣HTC VIVE破記錄入圍5部原創VR作品入選。而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創作者看見在5G、AI和IoT等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支援下,讓「未來內容」有了更理想的發展條件,先前抱持觀望態度的影人產生高度的興趣,而開始相繼投入,讓2021年作品數量疾速上升。

政府近年來致力推動VR產業,文策院2018年也在未來內容領域建立支持系統,發揮了跨國合作的力量,包括鼓勵國際合資合製、導入國際評選讓題材對接國際、推動人才國際交流、以技術支持開發。針對台灣VR影片在去年奪得的佳績,董事長丁曉菁表示,感謝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科技預算支持 VR 內容開發,未來文策院也會繼續深耕,培育更多全球人才、串連國際能量、協助孵化更多作品,將台灣優異創作推向更廣的世界。

在政府及創作者的努力下,《霧中》導演周東彥認為,台灣VR已與國際並駕齊驅,自己在18年時也曾參加VR FILM LAB國際工作坊,也從法國製作人口中得知台灣擁有最好的軟硬體,而當初在受到VR FILM LAB計畫邀約時,從聯繫、邀約、培育、辦影展等都是由他們籌辦,讓他和作品《霧中》獲得到非常大的幫助。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VR不是生活的重心,因使用習慣、使用便利性等因素,導致裝置普及率不高,除此之外,VR影片強調沉浸式體驗,但除了高雄VR體感劇院,台灣各地仍欠缺專門放映的場所,間接影響觀影人數和產業規模。

另外,針對票房收入不能打平,高雄VR體感劇院計畫統籌李懷瑾說,「不是觀眾看得不夠多,而是硬體設備的成本相對太高」。她期許未來5G的發展可助她提升硬體設備,使成本下降,讓創作方及觀眾方都能擁有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