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影產業疫情下的轉機與機會:專訪台北電影節 李亞梅總監

發佈時間: 2020-11-17

全文轉自文化部文化趨勢雙月報(109年第5期)

全球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衝擊,各國開始停止貿易、經濟活動,政府為有效遏止病毒擴散,而推出保持社交距離等政策,除了直接衝擊實體戲院的票房收入,也讓全球實體影展、市場展相繼延期停擺。而台北電影節在疫情爆發後,成為全球第一個舉行實體的影展活動,在面對疫情與政策的雙重限制下,請教台北電影節李亞梅總監分享籌備台北電影節的決策考量、國內電影產業的機會與轉型及思考電影產業定位與建議:

(一)疫情下的台北電影節

2020年三月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許多國際影展紛紛宣布延後、取消舉辦,如2020西南偏南電影節(2020 South by Southwest)、加拿大國際紀錄片影展(Canadi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Hotdocs)、2020坎城影展(Cannes Film Festival)、多倫多國際影展(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同時也有不少國際影展取消所有實體活動,甚至改以全程線上影展的方式播映,如安錫國際動畫影展 (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and Market)。而我國台北電影節經過審慎評估與衡量後,如期舉行並執行實體影展,獲得國際媒體關注與報導,李總監分享當時主要考量面向與實體影展不可取代之處。

1.掌握決策時間點,提前因應與布局

由於各大國際影展於三、四月宣布延後、停辦,台北電影節則於2020年六月底開始舉行,李總監分享,為了有效評估是否如期舉行,台北電影節的執行團隊著手收集已經宣布延期或停辦的20個國際影展資料,了解每個國際影展平均在活動開始前的一至一個半月期間決定是否如期舉行,同時獨立拆解影展內的各項活動項目,如影片競賽、映後座談會、外國影人交流活動等,將整個活動何時決定、公佈以及投入預算與人力之時程表逐一檢視,釐清各項活動執行之困難點以及需與主管機關確認之事項,做最保守的推演與最完善的規劃,提前因應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2.審視每項活動項目,有效執行、停止擴大損失

李總監認為,對於台北電影節而言,影片競賽活動必須如期舉行、不可割捨,主要因台北電影節的核心宗旨為鼓勵臺灣電影創作者、從業人員,因此就算各項活動皆取消、延後,台北電影節仍需接受作品報名、邀約評審、遴選出入圍與得獎名單、舉行頒獎典禮並搭配配套措施。所有活動皆需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對於台北電影節而言皆為支出項目。考量最壞的情況,是所有活動如期籌備,但影展最後卻無法舉辦,在沒有票房的情況下,許多贊助廠商,如汽車代理商、酒商以及金融業等,也受疫情影響停止給予活動贊助,影展也將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企業贊助。

在支出項目不變、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台北電影節團隊依據起初規劃的時程表、當時海外的疫情狀況,當機立斷決定停止邀約外國影人,並研擬各式自動化的防疫軟硬體設備,做好安全規劃。不過因當時國內疫情趨於穩定但政策尚未鬆綁的情況下,難以立即決定是否如期舉行VR策展以及實施梅花座。因觀看VR電影需有接觸式穿戴裝置、實施梅花座會大幅流失超過五成以上的票房收入,影響甚鉅。所幸後續中央政府明確下達相關指令,讓台北電影節能如期舉行,甚至舉辦疫情爆發後全球首個實體影展,獲得銀幕日報(Screendaily)、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國際媒體的關注與報導。

此外,由於國外片商不斷延期上映,使得商業戲院無新片播映,而讓許多電影愛好者轉往至台北電影節觀看電影內容,促使台北電影節的票房較2019年成長約9~10%。

李總監認為,整體來說因為臺灣超前部署、防疫力強,間接促使台北電影節得以如期舉行,同時也因為各國實施入境管制,許多影視從業人員在活動參與度方面相當活躍,也間接造成電視、網路轉播的收視率大幅超越了前兩年。在國家防疫得當、執行團隊細膩檢視與規劃,台北電影節因禍得福獲得國內外媒體、電影愛好者的關注,提高其曝光度。

3.實體影展不可取代之處──情感連結與交流

而許多影展紛紛改由「線上+實體」的方式展出,讓許多人好奇是否在實體展會的部分功能或是電影消費行為會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轉。李總監認為雖然疫情改變過往影展展出模式,不過部分功能仍無法被完全取代。

李總監表示,過去影展主要功能為拓展觀影民眾的觀影品味,讓觀影人得以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更多元題材的電影內容,雖然因為數位匯流、線上影音平臺的崛起,而使得影展此一功能逐漸被線上影音平臺削減。不過實體影展的儀式感,以及與現場觀眾的互動交流、情感連結卻是無法被取代的,電影製作團隊、演員得以透過參與影展、映後QA的方式將內容作品、拍攝製作過程呈現出來,強化與觀影民眾的情感連結,是線上平臺無法提供與取代的。此外,實體影展、市場展擁有許多現場交流、面對面互動的機會,電影工作者得以與觀眾、國外業者、國外創作者或是潛在投資商交流,開拓新的可能性,可以促成更多的合作空間與商機。

也因如此,雖然因為疫情與數位匯流的關係加速模式上的轉型,然而因影視產業的特點並非以商品、物品的交易買賣為主,更加重視的是與創作者、投資方、觀眾的心靈交流,這些都讓電影工作者認為參加實體影展還是一件讓人興奮、期待的事情。

(二)我國電影產業的機會與轉機

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嚴重衝擊全球實體戲院的票房收入,但因為高預算的好萊塢大片不斷延期上映,而使得國內戲院業者透過播映經典電影片、拉長各片的排片期以及拓展新的商業模式等來維持營運。李總監認為我國所受的衝擊相對其他國家小,在戲院業者無片可播、拉長國片排片期的情況下,國內民眾選擇觀看國片的機率相對提高,而敘事能力強、製作品質高與擁有堅強的卡司陣容的國片,透過消費者與網路的口碑效益持續發酵,讓國片票房擁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依據國影中心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浪漫/愛情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恐怖片《馗降:粽邪2》與《女鬼橋》的票房表現皆有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的表現,雖然疫情讓國內電影市場與常態不同,不過或可把握此次疫情帶來的機會,讓我國高品質的電影內容不斷在消費者面前曝光、露出,而提高國內消費者觀看國片的接受度、培養我國消費者觀看國片的習慣。

此外,李總監也分享由於國片映演空間增加、票房表現成長,而使得映後座談會的活動也持續進行。對於電影主創人員與演員而言,參與映後座談會的正向效果與宣傳效果相當顯著,一方面因為民眾不容易在戲院遇到導演、明星,可以增加消費者對於購買電影票的CP值與驚喜感;二方面觀眾常透過社群軟體分享映後座談的影片、照片,而擴大電影內容的宣傳效應。

(三)影視產業定位思考與建議

李總監認為,雖然疫情帶給國片許多機會與轉機,然仍需思考影視產業未來定位與佈局。對於一部優秀的電影內容而言,本身的故事與電影敘述的方式為內容主軸,不過消費市場在選擇觀看電影的主要標準為演員卡司以及電影的類型元素,對於消費者而言,類型元素的分類就像與電影內容簽訂契約,如果消費者期望看到浪漫/愛情元素的電影內容,對於浪漫/愛情元素不夠到味的內容則會感到失望或與預期不符,會間接降低其對於內容的好感與評價。

由於國內電影市場小、線上影音平臺強勢崛起,國片需增加影片的競爭力、亮點以及觀眾接受度,爭取國內外曝光機會。而國片在面臨演員資源斷層、類型元素不夠明確、到味的情況下,建議亟需培養明星卡司,增加觀眾對於國內演員的熟悉度,同時國內電影製作業者亦需累積各元素的拍攝能量,抓取到各類元素核心關鍵,滿足觀影民眾之需求,才能讓國片邁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