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認識影視節目口述影像服務」手冊
雲門舞集《薪傳》〈渡海〉段之口述影像腳本片段:
「燈光微亮,昏暗的燈光中,右後方出現一位赤裸著上半身的舞者,……。男舞者拖著後方巨大的白布,沉重、緩慢地跨者弓箭步,一步一步往左方前進;巨大的白布拖曳在他身後,隨著他的前進,緩緩地移動……」
若沒有口述影像,這段〈渡海〉對視障者來說,只是一段咚咚鼓聲混雜片段《思想起》的旋律,有了口述影像的加持,雲門舞集動人的舞蹈藝術,才能在視障者心理產生故事和心像。
所謂的「口述影像」,是將「影像訊息」轉化為「語言訊息」,提供視障者接收視覺訊息的一種專業服務,協助視障者突破視覺上的限制,瞭解各種影像內容的意涵。
口述影像可分成幾種不同的服務類型,例如「靜態物件口述影像」,以口語或文字對圖片、照片、建築、畫作等物件的外觀、位置構成、視覺呈現加以描述。「影視節目口述影像」是指製作團隊在不干擾節目原有之聲音訊息和對白的情況下,將影片中的視覺成分用語言加以解釋與描述,並將原影片與口述影像旁白混音製作為可重複播放欣賞的「口述影像版」。「現場口述影像服務」是提供視障者借用無線接收器,在觀賞現場演出時(如舞台劇),可同步收聽專業口述影像的服務;其他如「口述影像導覽服務」,是透過解說空間環境、視覺特色以及展示重點,搭配觸摸輔具等多元的感官體驗設計,理解各式展覽的文化意涵,一般人也能在這種導覽服務中,得到更具深度的文化體驗。
除了為視障者提供服務外,視力退化的長者、有學習障礙的人,或者是一般群眾也能藉由口述影像服務得到貼近真實但飽含深度的觀看體驗,瞭解視覺符號所傳達的文化意義。
2019影視作品口述影像推廣講座邀請到國內知名的口述影像服務與訓練專家趙又慈老師,帶領民眾認識口述影像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延伸運用於未來編製、製作、發行工作及相關服務,也希望藉由本次講座,使大眾更為理解口述影像的意義,促進無障礙社會的建立。
▲2019口述影像推廣講座報名期間為8月15日至9月14日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