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世代都該培養出自己的人才:專訪電影配樂師柯智豪〈上〉

發佈時間: 2016-12-14

採訪、撰文:謝以萱
文章出處:http://ourfilms.tfi.org.tw/page/news/show.aspx?num=148&kind=26&root=1&page=3(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
 
「每個世代必須培養出屬於他那個世代的人,如果沒有,那就掉了一個環節。就只能再往下一個世代找了。」——柯智豪
 
柯智豪,台灣當代少見的全方位音樂創作者,曾獲得金鐘獎最佳音效配樂、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的肯定,並擔任多部劇情片與紀錄片的配樂,近幾年也嘗試跨足傳統戲曲與劇場配樂。作曲之餘,也創作音樂裝置,透過聲音科技探討人類情感與群體行為。而最近正在籌備田馥甄的演唱會。
 
▲  電影配樂師柯智豪 (圖片來源:國家電影中心)
 
綜觀柯智豪的作品,會驚訝地發現他涉略廣泛、合作對象多元,舉凡聲音裝置、劇場、電視劇和電影配樂,風格包含古典、現代、電子、傳統戲曲、低限音樂,難以輕易地以單一類型歸類,電影配樂絕對只是他創作的一部分。但談及這創作路徑的形成,柯智豪認為別人看他是「跨領域」,但這些其實都在他工作的範圍內,「比方說做聲音裝置跟電路,這其實在做音樂的過程中就會碰到,電腦壞掉、電路燒掉,就要想辦法去學,多多少少會從工作上累積。後來,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東西。」
 
「我其實滿早進音樂圈,零零散散什麼都做,像是秀場、廣告等,朋友會互相介紹案子。最早幫王宏恩做楊雅喆導演的《違章天堂》,後來也參與了《雙瞳》的預告片與《練習曲》的配樂。」就這樣一點一滴累績創作的經驗。同時他也製作公視「人生劇展」、大愛電視劇的配樂。而第一部全權負責的電影配樂作品是《九降風》。
 
▲  《九降風》(圖片來源:《九降風》官方網站)
 
柯智豪除了製作劇情片配樂以外,也為紀錄片做音樂,導演楊力州和賀照緹都是他合作多年的紀錄片工作者,而兩位導演對聲音的風格喜好,正好分處於光譜的兩端——「楊力州是該下催淚彈就要下催淚彈,該感情濃郁就要濃郁,以劇情片邏輯做紀錄片配樂。而與照緹合作《我愛高跟鞋》的配樂,則像菲力普葛拉斯那種數學式旋律;她大概是我所有合作過的導演中,對配樂的要求是最底限的,會希望音樂對影像的影響降到最低。」談到手邊正在製作的音樂,柯智豪眼睛一亮地說:「像我現在幫照緹做的音樂,是我創作以來最底限的作品,她跟我說這配樂不希望出現任何樂器,也不要電子音,什麼都不要,就只要現場音,用現場能取得的聲音去做處理,用這些聲音元素做變化。」
 
作為一位以作曲為主的創作者,柯智豪與另外三位助理一起工作。「我的工作習性跟一般業界很不同,有些流程只適合我自己的工作團隊。」柯智豪談及過往合作過的案子,有的人習慣以音樂風格來切分工作,誰擅長哪一部分就全程負責,從編曲、分軌、輸出檔案都要獨力完成,然而這樣的經驗提供了柯智豪極佳的實戰經驗。「可是在我的工作室裡就不是這樣做,我習慣所有的配樂寫曲都自己完成,然後後續的執行與細節再由助理們來做,比方說混音、輸出檔案、分軌,我會很明確地下指示哪邊要如何做,助理們負責將技術的部分執行完。」
 
 
 
◎ 國家電影中心:http://www.tfi.org.tw/
◎ 認識電影教材官網:http://edumovie.culture.tw/index.php
◎「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urfilms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