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樂雜誌是人生最棒的一件事-《挺音樂誌》趙竹涵(Troy Zhao)的自我訪談

發佈時間: 2016-06-30

文:趙竹涵(Troy Zhao)
 
「做音樂雜誌,是什麼感覺?」
 
在四年前的一場樂團行銷講座結束後,有個來聽講座,背著藍色包包的大學生在羅斯福路路邊問了我這個問題。當時我剛結束《挺音樂誌》紙本,滿腦子裡只有如何還清債務,如何接到更多案子,我的生活一團亂,還來不及好好思考這一切,但四年後的今天,我想我可以好好來回答他這個問題。
 
做一本音樂雜誌——從無到有:規劃、編製、經營,分成好多不同的階段,即便是最後面對收刊解編也很重要。這是一個完整的商品生命,沒有一個段落應該被避談,但礙於篇幅,我想回到2008年,從過去到未來分成幾個子題來分享「挺音樂」之路比較有趣的部分,以及那些《挺音樂誌》教我的事。
 
>2010年8月6日 半夜兩點,攝於印刷廠。
 
2008年我們就做過電子雜誌了
2007年,部落格正紅,服役中的我正兼著寫自己分享樂理、介紹樂團與推薦專輯的部落格。
 
那時不像現在有iPad可以讓你用手指在螢幕上滑來滑去,觸控螢幕還不普遍,直到夏天,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以針對人性所規劃的全觸控螢幕前衛設計震撼了全球手機市場。
 
因為覺得電腦與手機主宰一切的時代即將到來,2008年,我興起了想要做「電子雜誌」的念頭,於是便找了另外兩位寫部落格的朋友——後來在《挺》有很大貢獻的羅正輝、黃裕舜,以「讓更多人願意來聽搖滾」為出發點,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做出了三期《樂團人》雜誌的原型。(《樂團人》是《挺》的前身)
 
那是我用Adobe CS3的Illustrator所編排,不到十頁的全圖檔電子雜誌,連LOGO都自己設計。我必須承認,那東西超鳥的!(笑)
 
但這是個起點,當時我會的技術很有限,也還沒有「響應式網頁」的概念(註一),雖然覺得如果能將聲音、影像與連結拉入這個媒體中一定會很屌,但在有限的資源中終究無法克服跨屏幕跨載體的使用障礙,於是只好回頭朝向紙媒發展。
 
【註一】響應式網頁:可以隨不同螢幕載體變換框架樣式的網頁,這個技術直到2010年才被定義。
 

>旺福樂團與挺音樂誌第一期的合照,當時因為沒有廣告,封底只放了我們的LOGO。(攝影師 張哲榕)

 
挺音樂誌——永不停止做實驗的雜誌
之後現任「馬雅音樂」唱片企劃的吳振元加入了我們,在2008~2012年,我們做了《樂團人》與《挺》兩系列雜誌。相較於近似樂手工具書的《樂團人》雜誌,《挺》更像是我們實驗紙本音樂雜誌可能性的瘋狂實驗室,因為沒經驗也幾乎沒有前輩可以請教,所以我們參考了幾本國內外雜誌作為藍本:《Guitar World》、《Young Guitar》、《REVOLVER》、《Classic Rock》、《音楽と人》、《Guitar Player》、《JACKROSE》、《FREE BIKER》、《T-Mag》…等,盡可能在有限預算裡做出最多嘗試,並努力開發在地特質。
 
在全套十三本的發刊時間裡,《挺》上過所有的超商、書店與樂器行通路,嘗試過專題企劃、越洋訪問、包裝設計、樂器評測、樂評、刺青…等內容,平均每期以各種方式曝光超過一百組樂團,而且一定有國內外樂團專訪。
 
我們曾越洋電訪過Linkin Park的主唱Chester Bennington,受邀赴沖繩訪問MUSIX音樂節,外訪足跡最遠到達位在越南的臺灣品牌吉他工廠,甚至還在2010年成為「海洋音樂祭」的官方媒體協辦音樂誌,在貢寮海邊住了三天,並成為史上第一攤在海祭賣酒的攤位,直到今天我都還是海洋音樂祭的寫手。
 
>2010年,挺音樂誌成為第一個進駐海洋音樂祭的音樂雜誌。
 
我們曾經發刊完售過,也失敗搞砸過很多事情,但即便如此大家都還是沒有放棄。做《挺》是我們人生目前做過最熱血的事,像是在挑戰充滿困難的研發工作,更像是在實踐我們一直想要宣達的「拓荒精神」。
 
訪問自己的偶像 是這份工作的最高潮
我覺得做音樂雜誌最精華最棒的地方,就是你能近距離與自己的偶像聊天,並觀察到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我自己從小就非常喜歡觀察人,這份工作滿足了我對「觀察」的慾望。在我訪問過的眾多音樂人之中,與SUGIZO(LUNA SEA、X JAPAN現役吉他手)的訪談最令我印象深刻。
 
>SUGIZO是挺音樂誌第三期的封面人物
 
我從高中開始聽LUNA SEA,是SUGIZO的忠實樂迷。在粉絲的心中,SUGIZO的形象——無論是他削瘦的身形或是他手持閃耀著冰霜般冷冽光芒的ESP代言琴,都讓人感到非常的冷峻。
 
>SUGIZO的代言琴:日本電吉他廠牌ESP設計的ECLIPSE S-II BRILLIANT -MIXEDMEDIA-
 
訪問位在南京東路的一間飯店,他們特地空出了整層酒吧給我工作。那天,SUGIZO穿著一套黃色的體育服(類似李小龍的招牌服裝但更為新潮),戴著墨鏡素顏受訪,簡單的造型輪廓,雖然休閒,卻仍呈現出他個人一貫的品味風格。一開始他的回答有點官方,但當我聊到樂器的時候,他就整個話匣子炸開!因為我自己也是吉他手,所以跟他聊了很多關於他代言琴的藝術元素、喜歡用的拾音器、偏好的吉他形狀還有聲音,那時他就提到他要發表幾把全新形狀的代言琴(註二),之後聊到X JAPAN與hide,聊到他的女兒與教育,還有他對戰爭、政治以及環保的想法。最爆炸性的是他跟我提到他一直都有「出家」的念頭,並允許我寫進訪談文字裡。
 
這些大腦構造特異的藝術家,總是會在訪談中出其不意的展露不為樂迷所知的一面。能有機會跟他們面對面像朋友一樣的閒聊,近距離觀察台前台後的他們,甚至背負著保守訪談中提及的秘密這樣的責任直到老死,我想,或許就是這份工作的特權與榮幸吧!
 
【註二】SUGIZO當時所指尚未推出的吉他,是ESP ECLIPSE R-VIII(下圖)和V-VIII。

 
未來的音樂雜誌,會是什麼模樣?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雜誌的樣態則來自於科技。
 
最早以前人們倚賴手寫紙片來傳遞新聞;西元1440年之後,Johannes Gutenberg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在歐洲傳播,為印刷工業化埋下伏筆;1731年,Edward Cave以筆名Sylvanus Urban推出《The Gentleman's Magazine》,被認為可能是史上第一本雜誌;1963年,德國哲學期刊《Erbauliche Monaths Unterredungen》形塑當代雜誌期刊輪廓;二十世紀末網站崛起,接著千禧年部落格盛行讓每位穩定產出的創作人都能當新聞編輯。2005年Facebook對大眾開放,2007年觸控式手機登場,2010第一代iPad問世讓人便於閱讀電子期刊,到現在我們再度回來手寫新聞,只不過我們不再透過小紙片,而是透過社群網絡,把重要消息(還有廢話)瞬間傳遞到全世界去。
 
>《The Gentleman's Magazine》被認為是世界第一本雜誌(照片取自StarionStudio)
 
現在我們已有各種靜態、動態、單向直播、互動直播方式可傳遞資訊。而印刷技術也衍伸到各種不同材質上,能導電、能蓄電(註三)甚至能幫手機載體充電(註四)的先進材料與創意陸續出現,甚至被應用在當代紙媒,薄如紙片可捲可彎的螢幕(註五)也悄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每一次的科技變革,都改變了人類說故事的方式。現在我們已經脫離傳統紙媒印刷定期定量的框架,進入沒有印量與空間限制的網路時代。雜誌只是人類歷史上其中一種傳遞文字的方式,並不是唯一傳遞訊息的媒介,我們也不應該把它視為是一種永恆的存在。但話雖如此,我並不認為文字媒體會消失,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會需要比直播看影片更快速進入狀況的捷徑。「精簡的文字與便捷的閱讀方式」絕對是未來的主流,媒體的下個型態或許將以此為框架繼續存在也不一定,我最近在挺音樂誌臉書專頁寫的〈一分鐘搖滾〉,也是依附在這個特色之上。
 
【註三】2015年,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öping University)有機電子實驗室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創新的能量「紙電池」(power paper)。
【註四】2013年,NIVEA推出了一份與太陽能板結合的DM,能為手機充電。
【註五】2012年,LG發表了紙螢幕的消息,當時6寸大的薄螢幕,解析度可達1024×768,並可彎曲40度角;2016年他們進一步推出18寸超薄螢幕,已可像報紙一般捲起。
 
最後,身為文字工作者與前雜誌編輯,我常在想,也許我們應該放下對雜誌風光歲月的沈溺,好好思考怎麼利用這些新的媒材做出適應時代的新媒體,如果只從紙去想當然只有一種解決方法,但若是從「像紙一樣」的材質去思考,未來是不是就變得有很大的可能了呢?當然,也許有一天,有了理想的媒材,我會又跳回來大幹一場,畢竟如果沒去做,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就不會有值得期待的明天,更不會有曾經的《挺音樂誌》與《樂團人》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