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傳統樂器「竹鐘」-橫跨時空的樂音

發佈時間: 2015-10-23

文/梁雯晶;圖/張方宇;採訪協助/少多宜.篩代、凱達格蘭文化館

(文章來源:原文會
 

「樂器是跟著歌一起來的」,隨著悠揚的樂音琅琅吟唱,富有節奏的擊樂,音調低沉渾厚的管樂、高亮清脆的簧樂與弦樂伴隨著樂音擊奏出動人的樂曲。

 

 

竹鐘(Kakeng)是阿美族獨有的樂器之一。傳統阿美族女方招贅男方時,女方家族為了告知部落家族即將再多增加一位男丁,便以長竹筒管擊地作為報喜訊的方式,也因為竹筒管高矮、寬窄不一,所擊發的聲響各自不同,形成高低錯落的音律。日治時期政府以「文明」為名,禁止阿美族招贅的風俗,進而使敲擊竹鐘的傳統消逝。也因為樂器都以木、竹為材料,保存不易,也非生存的必須品,在族人頻繁的遷徙中逐漸失傳。

 

復刻傳統 改良創新

阿美族人少多宜.篩代(Sawtoy Saytay)為了找回在現代文明中幾乎消逝殆盡的傳統阿美族樂器,憑藉著一本中研院凌曼立教授所撰寫的《臺灣阿美族樂器》論文,詳細考證文章所記載的樂器形制、名稱、演奏方式、材料,以及文化來源,經過多年的努力及奔走,以7年的時間進行田野調查,將阿美族瀕臨消失的傳統樂器一一打造出來,曾經失落的樂音跨越了時空,重新在現代發出了走過時光的聲響。

 

 

他回憶到部落裡訪問耆老時,詢問他們年輕時是否聽過族人結婚敲打竹鐘的聲響,耆老肯定的回答:「當然有!」憑藉著耆老模糊的記憶以及文獻所記載,少多宜逐漸將阿美族傳統樂器以手工方式製作出來,並且改良創新,融合現代樂器,衍生出近200種樂器。

 

為了與現代樂團搭配演奏,少多宜與其所成立的旮亙樂團,不斷改良傳統樂器,賦與傳統文化新生命力,例如傳統樂器過去無法定音的問題,目前已改良可定音與樂團一起演奏, 並且復刻傳統樂器,創造新的樂譜及歌謠。他認為:「祖先的文化要往前發展,才能找到更寬廣的元素。」

 

生活的方式 傳承的文化

少多宜笑著說:「其實,我們阿美族沒有傳統樂器這種說法。」音樂之於原住民族,是一種生活的方式。阿美族利用周遭的材料製作生活所需的物品,最廣泛的就是竹子,無論是農事、娛樂、造船、建築,飲食,甚至是樂器,皆可就地取竹製成。樂器一開始作為農事之用,利用物件碰撞發出的聲響,驅趕啄食作物的飛禽,漸漸的因所擊出的聲響悅耳或者高低起伏形成規律的節拍,開始有更多樣化的發展,如作為遠距離傳遞訊息的聲響、狩獵的信號、男女之間表達愛慕之意,逐漸轉為娛樂用途,並非以演奏、伴奏作為初始的功能。

 

 

阿美族擁有原住民族中最多樣化的樂器,含括簧樂、弦樂、擊樂、管樂等類型,目前可考的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 阿美族就地取材製作成樂器,在生活中隨興敲擊吹奏,進而搭配歌聲及舞蹈,發展出獨特的樂舞文化,隨著來自山林海洋的歌聲律動,祖先將祝福、感受化為符號嵌入悠揚的樂音,透過族人動人的歌喉吟唱出來,每首歌都蘊含著祖先想要傳達的意義,搭配傳統樂器演奏,才能完整體現阿美族樂舞文化的底蘊,藉由橫跨時空的樂音,將蘊含於其中的文化與符號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