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金鐘迷你劇集獲五項大獎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製作團隊,五年後再推迷你劇,這回嘗試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台灣醫界經典小說「白色巨塔」的作者侯文詠,在看「麻醉風暴」之前,很擔心拍得慘不忍睹,結果看完令他十分驚豔!
台灣戲劇顯少著墨「醫療劇」,國內常見的醫療劇多來自於歐美影集或日劇,但這些拍攝多是有龐大的預算支援,如醫院的實景搭設,但在台灣長期租借醫院當場景是一大問題,「麻醉」劇組就形容「台灣醫院病人多,拍攝要搶時間,能夠清場淨空拍攝的時間並不多。」為此,劇組也多利用清晨未開診前拍攝,演員拍攝前不斷溝通,把表演精準入鏡,每個場景都盡量縮短時間,其中男主角黃健瑋最為困難,演出期間幾乎是全天候待在醫院,他為演出做足功課,除發想出人物背景,也將麻醉醫藥專有名詞、手術執行程序都得背熟,要讓自己有模有樣的成為「麻醉醫生」。
「白色巨塔」作者侯文詠,過去也是麻醉醫師,他說醫療劇專業、難拍,這回他看了該劇後,認為除了手術與麻醉的細節不失真,劇情更貼近醫療體系崩壞的現況。他說「麻醉風暴讓台灣沉寂已久的醫療劇,浮現了新的風格與方向。」但如何迎合觀眾胃口也是編劇的難題,要把「醫療黑洞」寫得通俗,並考量劇情不能太悶,以免嚴肅議題無法引發共鳴,該劇導演蕭力修,是新進電影導演,首次轉戰電視劇就拋棄大眾化的小情小愛浪漫劇,他也在其中加入推理,目地要觀眾從這部兼具質感和商業的戲中得到滿足,同時藉由人性的黑暗「一起思考生命的核心價值。」
拍攝醫療劇有收獲,也反映到演員身上,女主角許瑋甯就形容「我以為手術被麻醉就是要讓病人安穩睡著,但原來最重要是麻醉後如何醒來。」製作人曾瀚賢透過拍攝,真正接觸到醫界,這部戲的情節呼應台灣醫療體系崩壞的現狀和危機,引起不少醫界人士共鳴,後期也將延伸議題舉辦醫療劇影展和醫療講座,藉著影視產業喚醒社會的議論,促進醫療體系、民眾與政府三方對話,就是製作這部戲主軸,也將國內電視劇破除傳統戲劇框架,與現實結合並發揮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