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劇>:談台灣偶像劇的發展與未來

發佈時間: 2014-12-25

文/ Megan


「16個夏天的結局好催淚喔,尤其是家妮打開一個又一個韋德生前幫她預先準備的所有禮物,我也跟著淚崩了......」、「徵婚啟事裡多情的倫總裁跟陽光的單車快遞男,如果同時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妳們會選哪一個阿?」我在騎乘Ubike,享受煦煦微風輕撫,一旁同行的姊妹們此起彼落熱烈討論著,我一方面覺得她們真是入戲得可愛,一方面有感戲劇在生活中的無形滲透,在我們投入戲劇的同時,戲劇也彷彿悄悄參與了我們的人生。

 

隨著與生活經驗貼近的劇情鋪陳起伏,戲劇的感染力讓我們產生了投射心理,遺憾、虧欠、欣喜、後悔、憧憬等種種情緒,似乎在對劇情心有所感的那一刻徹底告解並得到救贖,即便那只是短暫的片刻,無論經歷過的或沒有經歷過的,在現實生活中不被滿足或未能實現的,都在南瓜馬車消失之前,因此得到宣洩與回饋,我想這就是戲劇的魅力所在。

 


台灣偶像劇的內憂外患
台灣人有多愛看戲劇?根據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戲劇播出時數占所有類型節目的16.7%,但收視占比可達整體市場的26.6%,多為女性族群所貢獻,顯示戲劇的收視效益可觀。但其中台灣自製戲劇節目播出時數僅占三成左右,其餘版圖即被韓劇、大陸劇、日劇、港劇等外來戲劇蠶食鯨吞,韓劇(26%)及大陸劇(25.5%)兩者加總已超過台灣戲劇市場的一半,顯示我國自製戲劇的播映時數仍有努力的空間。

戲劇流通能活絡文化交流,但若落於大量引進外來戲劇就是侵蝕自己的文化,以致為迎合市場犧牲了更多題材的創作可能性。雖然以收視反應來看,台灣自製戲劇整體的收視表現仍比外來戲劇為佳,但收視畢竟反應的是傳統電視的狀況,台灣戲劇面臨的是多螢跨頻的威脅與挑戰,外來戲劇有大部分的收視市場隱藏在網路媒體當中,尤其在下一代觀眾的養成,威脅不容小覷。
 

 

姊看的不是戲,是共鳴
回顧台灣偶像劇,從近年的《敗犬女王》、《螺絲小姐要出嫁》、《求愛365》、《結婚好嗎?》,到今年的《徵婚啟事》、《摩女搶頭婚》都是以婚姻為戲劇探討主軸,鎖定輕熟女為目標收視族群,希望能讓戲劇收視主力的女性族群產生共鳴。這個階段的女性,背負與日俱增的年齡壓力,面臨人生許多的重要抉擇,包括工作上的欲走還留,感情也在單身的自由與寂寞和婚姻的安定與束縛間來回徘徊,無論是幸福自給論的「不婚主義者」;相親邀約不斷,積極尋覓Mr.Right的「婚姻憧憬者」;高處不勝寒的「三高女性」;愛情烏托邦國度的「完美主義公主」;還是舊傷尚未復原,新人非請勿入的「刺蝟女孩」,或多或少都能在婚姻議題的戲劇裡找到內心的自己。現在商品行銷講求體驗,戲劇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帶給觀眾「有感體驗」,才能產生「有感效應」。

猶記今年出席香港國際影視節的研討會,與談者為韓劇《繼承者們》的製作人尹夏林與來自兩岸的製作人及編劇,一同分享如何打造成功戲劇。尹夏林即指出一部好的戲劇,必須了解觀眾的內心,關鍵要素在於故事情節,要讓觀眾看了會產生「共鳴感」,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故事的「趣味性」。雖然對於不同國家與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而言,這兩個因素的標準不同,但她發現有一個關注的共同點即是「愛情」。例如:《紳士的品格》談論的是40歲的愛情,《祕密花園》呈現的是30歲的愛情,《繼承者們》則是20歲的愛情,觀眾心裡都能同樣找到對於愛情的一種悸動。共鳴可來自不同角度,並非全然是時空背景。熱門戲劇的情節及劇情的意涵、經典旁白也經常讓觀眾朗朗上口,回味無窮,由此見得時代感、情節、旁白都決定了觀眾內心共鳴的連結強度。

 


創作的漣漪與創新的勇氣
相較於韓劇,台灣偶像劇的預算成本跟作品是屬於小而內斂的,沒有華麗震撼的行頭排場,沒有複雜懸疑的劇情鋪陳,也沒有誇張渲染的對白表現,少了韓劇常見的階級地位鬥爭和惡欺善的算計內容,在用心製作的台灣偶像劇,看到較多的是情感的細膩演繹,看完之後內心的獨白漣漪仍舊餘波盪漾,這是很富價值的特點,自然平實卻可看見情感意涵的深度,不單是人生劇展,像《我的媽媽》以罕病兒童為題材,道出父母在愛與壓力中,面對現實生活的經濟奮戰與無奈;《16個夏天》,勾起了觀眾心中說不出的回憶與遺憾,在看戲的同時,彷彿從學生時代再走過了一次。

最近播映的《徵婚啟事》,即便劇情因素配角眾多,每個角色仍定位得十分鮮明,從隨著女主角心情轉換的不同風格裝扮,還有包括導演運用周圍靜止只有特定角色獨白的舞台劇手法、近似綜藝節目的變裝縮時畫面、時光場景交錯的穿插式敘事表現、立體故事書的呈現技巧等,種種不落俗套的畫面手法都讓人非常耳目一新,且場景多樣,變換流暢,在劇情連貫的同時,每一集又自成主題(例如:第一集是「背叛」、第二集是「偽裝」、第三集是「勇氣」......),每集內容看來各有不同的感觸,十分過癮,可看出劇組團隊的用心與創新。尤其「創新」在台劇是較缺乏的,在緊縮的預算下,對於題材及呈現方式多趨於保守,但或許戲劇產製業者更應該反向思考勇於創新,才能創造更多可能性,有更多突顯的機會。

國際無界限,內容即媒體
在多螢跨頻使用行為發展下,戲劇產製業者要思考的不再是將觀眾吸引到特定的收看平台,而是要去了解觀眾偏好使用的媒體平台,製作適合不同媒體的內容型式觸及觀眾。各種媒體平台都只是管道,重要的是內容要能吸引觀眾收看,或許如此接觸到目標族群需要耗費更多的努力,但這對媒體業者在行銷上其實是很好的契機,因為這也代表了跨國行銷界線愈趨模糊,好的戲劇不僅是內容,也是媒體,像《我可能不會愛你》由於播出後大受好評,受新加坡旅遊局之邀拍攝了23分半的微電影,也相對讓這齣戲劇的效應延續。而《徵婚啟事》由最早期的書,跨足舞台劇、電影,到現在的電視劇,在YouTube影音平台上經營頻道,發展行動裝置App等,在多媒體平台趨勢下,有了更多行銷的可能性。

 


但曲高和寡沒有用,有了行銷產生的收益才有永續產製與經營的希望。像現今專為網路產製內容已成趨勢,優酷土豆、騰訊等大陸的大型網路媒體平台已開始自製戲劇,因此國際戲劇市場將更為競爭,而台灣多是在產製內容後才開始思考行銷,因此海外銷售戲劇仍多以舊片為主,或許我們可以學習韓劇的精緻與海外行銷的野心,從一開始的戲劇選題、籌備規畫等前置作業時期,就一併將宣傳行銷納入思考,開播前先尋求海外合作媒體平台,利用多方宣傳議題行銷,縮短海外地區觀眾看劇的時差,甚或同步開播,引發觀眾對於新戲及未播出內容的期待,如此才能在開播熱潮達到集中火力之效。

希望台灣媒體用心做,台灣觀眾用心看,用這份努力下的感動,讓在刻苦經費中堅持為台灣產製優質戲劇,培育戲劇人才,以及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的頻道及戲劇產製業者,能不斷傳承,向前走出國際,就像《16個夏天》裡家妮說過的「人生中的某些感動,常常來得莫名其妙。但那些感動,是一種力量。讓我知道我可以往前走、一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