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學值得一讀再讀,也是戲劇創作的泉源。為了讓文學更貼近民眾生活,文化部推出《閱讀時光》計畫,將百年來臺灣文學具特色的十部作品改編成高畫質戲劇影片。由電影導演王小棣、王明台、鄭文堂、鄭有傑等執導話筒,把作家楊逵、廖玉蕙、季季、朱天文等經典著作,透過戲劇、紀錄片的影像敘事,再次活現在國人眼前。
《閱讀時光》蘊釀多時,並自今年5月初正式開拍,第一批影片日前順利殺青,包括劉大任〈晚風細雨〉、廖玉蕙〈後來〉、張惠菁〈蛾〉、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及柯裕棻〈冰箱〉等五部作品。文化部特別舉辦試映發表會,先睹為快。全劇監製王小棣導演、參與執導的王明台、鄭文堂、廖士涵、安哲毅以及原著作家駱以軍、劉大任想起這段改編拍攝歷程,內心都充滿振奮。
首批試片中,〈降生十二星座〉由廖士涵執導,是作家駱以軍在台北郊區永和成長的青春期記憶,小說裡的電玩迷宮,就是曲折有如十二指腸的竹林路巷弄寫照。片尾紀錄片特別回到卅多年前的歷史場景,駱以軍想起那是個黑白老三台、被聯考規訓的鳥籠歲月,「某天巷子裡忽然冒出彩色畫面的電玩遊戲機,從此改變了那個羞澀少年的內心世界。」
另一部殺青劇〈冰箱〉由王明台導演操刀,改編自作家柯裕棻廿多歲時的短篇小說,女主角橘子決定把自己關在冰箱裡與現實隔離,反映作者對光怪疏離臺北的冷漠。紀錄片裡捕捉柯裕棻走過消沉,珍惜現實人生恬淡安定的確幸喜悅,即使只是最親密家人的一個眼神回應,「我也覺得那樣很好阿!」冰箱不再是情感的隔離所,而是同個屋簷下家庭生活的縮影。
《閱讀時光》融合戲劇與紀錄片手法,除了透過戲劇呈現文學作品的創作核心,也搭配紀實影片,介紹作家寫作的時空背景,讓作品更具張力。後續還有楊逵的〈送報伕〉、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季季〈行走的樹〉、夏曼‧藍波安〈老海人洛馬比克〉以及王登鈺〈大象〉等作品將陸續登場,預計明年上半年可全數完成,並正式於國家地理頻道、福斯國際電視網旗下其他頻道及台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