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值多少?龍應台演講影視音政策

發佈時間: 2014-01-23

 
 
 
文化部長龍應台廿二日受國民黨中常會邀請,以「一個故事值多少?----臺灣影視音政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勾勒國內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產業的願景與發展策略。龍部長指出,文化最重要的就在價值面,有的是著眼於美學扎根、人文教育,而有些價值面如果加以適當資源投入,則可以轉化為經濟產值,文化部的影視音政策,就在協助從創意到行銷端的各項資源整合。馬總統聽取簡報後,認為國內文創產業雛形已具、前景可為,希望藉由跨部會更緊密的交流合作,透過政策開門,引入資金活水與民間創意,讓文創產業有機會成為臺灣進入國際市場的優勢強項。
 
 
 
 
 
文創產業列為國家六大新興產業之列,文化部成立後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建立跨部會平台,推動影視音、出版、工藝等文創產業發展。演講中,龍部長特別聚焦於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產業,深入分析面對全球市場與數位時代,臺灣頗具文化內涵的影視音產業,如何引領潮流,打造成為具競爭力的文創品牌。
 
龍應台以最新出爐的電影產業數據表示,相較於十多年前的低迷觀望,去年國片市占率已經成長至13.9%,連續三年來,國片上映數、電影產值、電影業製作家數都呈逐年增加的上升趨勢:尤其近四年國片上映數量達170部,較更早的四年增幅達七成之多,「明顯的感受到國片起飛!」去年國片觀影人口達585萬人,較前年361萬人,足足增加兩百多萬人。國片總票房102年更創下14億500萬元的亮麗成績,也較101年的10億7千萬元進步頗多,電影市場具發展條件。
 
龍部長表示,很多文創產業源頭來自於章回小說、廟口前的傳統戲曲,投入創意、人才、資金,結合對的政策工具,轉化為各種文創產出。她舉霹靂國際、華研唱片穩健興櫃上市的發展軌跡,說明文創產業從育成到茁壯,需要各方悉心磨合才能看出光景。目前文化部就與金管會建立平台,著手推動無形資產評價,「為文創業引入資金活水!」而為了拓展影視音海外市場、厚植國內電影後製實力,文化部也分別和觀光局、勞委會建立合作平台,「透過跨部會合作,制定具前瞻性的文創政策工具!」
 
馬總統聽取龍部長簡報後,感到欣慰。馬總統表示,國內推動文創產業五年多來,逐漸看到產業輪廓雛型與產業表現,顯示臺灣具有發展文創產業的環境條件。他以李泰祥的流行歌曲「橄欖樹」、「一條日光大道」傳唱整個華文世界、齊柏林導演紀錄片「看見臺灣」票房突破兩億元為例,說明臺灣的自由民主讓創意獲得發揮。馬總統期許文化部與各部會通力合作,包括國家發展委員會、科技部、經濟部的支持,讓文創產業有機會成為臺灣優勢強項。
 
龍部長演講獲得與會者熱烈迴響,長期關心國片發展的臺灣土地開發董事長邱復生即表示,文化部所提的影視音產業政策務實清晰,「非常肯定文化部成立以來的努力。」立委呂學樟也回應,文化部的預算、法案很受朝野立委的重視,相信各界努力,更能提升臺灣文創產業的競爭力。
 
龍部長表示,文創發展確實需要國家總動員,從創意端到市場拓展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都要跨部會、跨產業的各種合作,「讓輪子可以放進對的軌道,持續奔跑前進!」文化部很感謝各界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