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捷短片《划船》勇闖坎城影展

發佈時間: 2014-04-24

 

(圖‧希捷電影提供)

 

台灣電影導演新銳王希捷的劇情短片《划船》勇闖坎城影展,獲選參加短片角落單元 (Cannes Court Métrage) ,將於今(103)年5月14至25日於坎城首次向全球亮相。
 
 
 
 
曾以《小偷》一片拿下包括金馬獎等國內外十數座電影獎項的王希捷,原專攻劇場導演。在其大螢幕初試啼聲之作《小偷》之中擔任編劇與監製時便受金鐘獎評委盛讚:「才華橫溢,令人驚嘆。」沉潛兩年埋首醞釀之後,再以導演身分推出清新之作《划船》。不同於《小偷》的緊湊懸疑劇情與人聲鼎沸,《划船》全片除凸顯王希捷在劇情與對白方面的精準拿捏之外,其百分之九十以上於碧潭水面拍攝取景的成果更是台灣影史上罕見的挑戰。擅長用鏡頭敘說主人翁內心波動的王希捷,成功地將台北著名景點「碧潭」融入劇中男女主角的四目交接之中。《划船》一片除了還原五十年前台灣高中生的清純情愫,也會將台灣美景呈現在國際觀眾的眼前。雖然是台灣土生土長從未喝過洋墨水的創作者,但王希捷在國際影展中積極爭取舞台,更不願放過能展露台灣之美的任何機會。
 
《划船》劇情描述50年前,在台北碧潭的一場高中聯誼中,兩個素不相識的男女共乘一舟。五十年後的此刻,故事中的男主角對女兒娓娓道出當年的意氣風發。令人著迷的是流盪在那對少年男女之間,耐人尋味又無可言喻的情愫。沒有人知道那年仲夏兩人的故事究竟如何收尾,唯一藏在記憶深處的,是逆流而上的途中一幕幕無法預期的風景。該片挑戰短片規格,全片在新店碧潭和峨嵋湖拍攝,快速流動的水面風速環境,讓故事沒有一顆鏡頭能重復取景拍攝。
 
 
 
 
新銳導演王希捷2010年從劇場編導開始轉向電影創作,第一部製作與編劇的短片作品《小偷》即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及國內外十多項國際影展大獎肯定。結構佈局與細膩的情感刻劃,讓第47屆金鐘獎評審曾評價「情節編織巧妙,出人意表。無論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或故事背景的描繪,都充滿巧思與現代感:於現代女性面向感情的態度,亦給了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答案。編劇才華橫溢,令人驚嘆。」《划船》是王希捷製作的第二部短片,從策劃編劇,再到導演製作剪接,從未留學海外的她,證明台灣本土也能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的全方位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