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計畫」 為電影下一個十年打底

發佈時間: 2013-12-07

 
 
金馬50頒獎典禮上,台港中電影人齊聚台北,展現台灣電影在華人世界的號召力。台灣電影五十年起伏,引領華語電影風潮,八0年代新浪潮電影後,陷入國片低潮,近年走出谷底,看國片重新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國片的產量與票房市占率逐年成長。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電影文化的保存與電影產業的扶植,需要的是『政府翻土,民間播種』,才能永續。」因此,文化部針對電影產業,推出「沃土計畫」,希望透過跨部會政策工具整合、電影法規翻新、紀錄片培育,以及國家電影中心的設立,整備環境,為台灣電影下一個十年打底。
 
 
 
統計國片市占率從90年代初的0.3%到101年的11.9%;電影產值自97年至101年每年成長20億,複合式成長約12%;電影製作公司則從98年的235家,成長至101年的446家;國片觀影人口突破360萬(其中100年甚至高達598萬)。電影「痞子英雄首部曲」、「翻滾吧!阿信」、「女朋友。男朋友」、「BBS鄉民的正義」票房突破5,000萬元;「艋舺」、「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愛」及「雞排英雄」,則是票房破億,都可看出台灣電影歷經九0年代的低潮後,逐步累積,爆發出台灣新電影的能量。
 
龍應台表示,台灣的開放與百無禁忌,孕育了豐沛的創作能量,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是基礎環境的不健全,使得台灣電影業者長期單打獨鬥,也造成電影產業規模受到侷限。另一方面,台灣電影則要面對中國大陸的磁吸壓力,以及台灣市場過小的挑戰。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龍應台指出,政府除了持續挹注資源,更重要的是必須整備環境,讓產業能在穩固的基礎上發展。文化部以「沃土計畫」,為台灣電影產業翻土,將已有30年歷史的《電影法》大幅翻修,以「除舊興利」的角度,刪除不合時宜的舊法條,引入產業思維的創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設立「電影基金」、建立電腦票房統計系統、訂定外國影片來臺拍片退稅優惠等等,以符合產業導向的新時代。行政院十二月中將召開《電影法》審查會,如順利通過,近期將送立法院審議。
 
其次,為了因應電影事業發展與文化推廣的需求,文化部參考世界各國的經驗,將設立「國家電影中心」專責電影機構,永續協助政府部門整合、規劃、執行電影文化資產之修復、典藏及活化運用外,亦包含影視教育扎根、電影專業人才培訓、產業統計及趨勢研究,國際及兩岸拓展與版權行銷策略研究、影展策劃與推動等工作,扮演政府、民間及跨國資訊與經驗交流之平台角色。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參考法國CNC、韓國電影振興院的經驗,並盤點政府相關電影資源後,審慎提出將國家電影資料館全面提升並擴大其業務與功能,轉型為「國家電影中心」,發揮研究智庫、數位匯流、基金運用、市場拓展、教育推廣的功能,並轄電影文化館以推動電影資產保存、修復、再利用,以及電影相關資料之典藏展示等工作。
 
「國家電影中心」亦將邀請中華民國電影事業基金會及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同步進駐,以與「國家電影中心」相互支援,創造群聚效益。 
 
此外,紀錄片是社會的文明指標,也是影視產業發展的基礎,台灣的自由開放正是培植紀錄片產業的沃土。文化部推動的「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畫」,103年將紀錄片補助獨立立項,編列新台幣5000萬元補助業者製作紀錄片,每部補助金額上限也提高至500萬元,期望民間原本就已長期投資紀錄片拍攝的影視公司、公益組織,繼續堅持創作、經驗傳承,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讓紀錄片成為台灣影視產業的重要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