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鹹酸甜」 王裕仁發掘台灣最真實的聲音

發佈時間: 2012-11-28

◎銘傳大學新聞系孔令信、徐詩婷
 

今年的第47屆廣播金鐘獎中,教育電台囊括7項大獎是最大贏家,而IC之音竹科廣播也風光拿下三項大獎,是獲獎最多的中功率電台。
 
教育電台的7座獎項中,由王裕仁(土豆仁)所主持的「台灣鹹酸甜」拿下廣播金鐘獎綜合節目獎,這是他第三度以同一個節目獲得廣播金鐘獎的肯定。這個節目為什麼能屢受評審的青睞?

因為有一群人會固定在每星期一到五的下午兩點打開收音機,準時收聽著「台灣鹹酸甜」節目,主持人操著一口流利又不失道地本土味的台語,與聽眾在空中分享每日大小事,擄獲了不少年長聽眾的耳朵。
 
其實王裕仁並非一開始就用台語做廣播,而是到了前一家服務的寶島新聲電台才開始的。你以為台語很溜的王裕仁平常就以台語作為溝通工具嗎?其實私底下的他還是以國語作為溝通工具,不過一旦在麥克風前,他就會自動轉換語言模式,滔滔不絕的說台語,在節目中甚至國台語並用,以自然又趣味的腔調受到不少聽眾喜愛。
 
王裕仁說,「台灣鹹酸甜」就是要發掘在台灣這個土地上最真實的聲音,還有那些最貼近人心的想法,透過在節目中所做的訪問,不斷發掘那些最初的感動。像是最近在「土豆仁TO新聞」單元中,就以自由時報刊載的一則「受不了的臭 黑板樹開花 居民想國賠」新聞,馬上做為當天討論的議題,並邀生態專家陳俊雄老師在空中向聽眾說明其中原因。原來這是屏東市一處公園中發生的故事,因為黑板樹在住家旁邊,開花時臭得讓人受不了,更讓人夜不能眠。而引來居民抱怨連連,在空中他便把來自居民的心聲傳播開來,並與生態專家一起討論防制與善後之道。
 


做了10幾年廣播節目的他,當然也會碰上許多千奇百怪的狀況,每個類型節目會遇到的難題也大不相同。王裕仁當初會進廣播圈就是認為自己的國語咬字發音標準,但沒想到後來卻開始嘗試用台語做節目,雖然用字遣詞難免會有一些「不輪轉」,也有聽眾Call-in到節目中,直接批評他的台語咬字發音及用字,但在聽眾這樣的鞭策下,他的台語反而迅速地成長進步。
 
現在王裕仁已累積不少忠實聽眾,即使聽眾群年齡層稍長,多半不太使用部落格或臉書粉絲專頁,但仍有一些聽眾會到部落格幫他加油打氣。聽眾謝錦綉就他的在部落格中留了這樣的內容:「必須站在一個聽友立場為您的節目說幾句話,現代的媒體主持人在資訊多元及快速更新的環境,想要深入一個議題,時間限制或商業廣告的插入,都難使節目精緻及深刻。一個地方語言節目,在通俗性質及帶有教育目的傳遞,兩者間是一個困難的平衡,但您卻把語言鄉土性的趣味巧妙與台灣時事、歷史結合,聽來不覺得有刻意的鑿痕,但能吸引知識份子和庶民都愛收聽,我可是看出您在節目背後付出的努力。」從聽眾的留言中,就可以看出這個節目與眾不同的地方。
 
許多廣播主持人深怕正在進行的節目或工作被打斷,便不太能接受工作時有人參訪錄音室或加入Live,但王裕仁並不排斥與來訪的聽眾零距離接觸,在面對無法預知受訪者會脫口說出什麼內容時,他也都會展現臨場反應化解危機。
 
即使有些時候王裕仁會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聽眾群在那裡?每天辛苦做的節目有沒有人在聽?而感到挫折。不過他會轉換心情想,當在節目中說的一小段話或所做的議題,與某些聽眾產生連結或是有所影響時,都會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因此,他不會去在意自己的聽眾到底有多少,或者是要為某些特定的聽眾族群而設計節目內容,只要是對聽眾有所幫助的議題他都願意嘗試。
 
有時候「廣播」已經讓王裕仁分不清楚是喜歡還是工作?他覺得,廣播已經完全地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即使是休閒的時刻,但多半仍在思考著節目的內容。當他閱讀報紙或書籍時,不再只是一種休閒嗜好,而是無時無刻都與工作連結在一塊,就好像當他看到「台灣」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否能將這一議題帶到節目中。
 
「台灣鹹酸甜」節目開播至今已經第10年了,面對下一個10年,王裕仁有些害怕,因為無形之中有一股壓力來自節目的聽眾。他說,每天下午都有一群聽眾在收音機旁聽著節目,如果在節目中多播了一首歌,等於是在浪費聽眾的時間;如果當天不想多說些話,多播了幾首歌,不知聽眾是否能聽得出來他的心情?但這一切都被王裕仁轉換成使節目做得更好的動力,他也曾想過要將聲音轉為文字,把在節目上曾做過的許多議題,轉換為文字或攝影的方式呈現,好讓節目更多元更精采。
 
然而,面對每天相同的廣播工作內容時,的確會有彈性疲乏的時刻,王裕仁坦言,在廣播圈這麼久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休息一段時間去汲取新的東西,但只要想到有一群聽眾會固定收聽自己的節目時,卻又捨不得放下節目休息或是將節目停播。
 
就像知名彩妝師Roger曾出過一本書叫「藏拙」,王裕仁認為,書中的某些想法跟他很像,他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在做「隱惡揚善」的事,發揮自己所擅長的事,「將自己不熟悉的部分藏好,把自己最厲害的部分拿出來」。當他發現自己有不擅長的地方,便會私底下偷偷練功,要求自己至少要達到及格的分數。
 
王裕仁也常鼓勵對廣播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圓廣播夢。他說:「不一定要就讀傳播科系才能當廣播主持人,也不一定要聲音好聽才能當主持人,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了。」
 
16年前,還在就讀文化大學企管系一年級的他,就是因為喜歡聽廣播,而開始對廣播產生興趣,他也曾多次打電話、寄DEMO到廣播電台毛遂自薦。隨後在復興電台趙欣主持的「歡樂電波」節目中,參與談論流行音樂的內容,開啟他的廣播之路,到了大三那一年,他在亞洲電台就已經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流行音樂節目。
 
趙欣是指引王裕仁走向廣播之路的重要人物,但在廣播界中真正影響他的貴人則是現任教育電台副台長李芳琪,她給了完全沒有見過面的新人一個機會。他說,在廣播的這條路上,每一個電台的工作機會都是他毛遂自薦而來,但不同的是,當時李芳琪是主動打電話給他,問他有早班主播職缺要不要試一試?當時他沒有多想,只認為「既然都給我機會了,那我怕什麼?」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加入新聞播報行列,就這樣在廣播行業中一路走到現在。
 
「台灣鹹酸甜」今年第五次入圍,他原以為這次又會摃龜,於是當看見其他同事上台領獎時,便會不由自主地大聲尖叫,替他們感到高興,就像是自己得獎一般,因為他深信那份同事間深厚的情感,一直都存在於教育電台。 

 

王裕仁背景資料:

文化大學企管系畢業

廣播經歷:
教育廣播電台 節目主持人 (現任)
復興廣播電台 主持人
雲嘉電台 主持人
亞洲廣播電台 主持人
中廣寶島網 主持人
寶島新聲廣播電台 主持人

金鐘獎得獎記錄:
曾獲 2012 年 綜合節目獎
曾獲 2007 年 流行音樂節目獎
曾獲 2004 年 民俗文化類 最佳主持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