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ECFA時期 臺灣電影登陸的前景與限制

發佈時間: 2012-11-05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所教授劉立行

 
根據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影視輔導部門之前身)在2012年5月3日上午的行政院院會提出之專案報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共有五部國片登陸映演,包括《雞排英雄》(201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翻滾吧!阿信》(2011)、《殺手歐陽盆栽》(2011)與《愛到底》(2009)。五部影片登陸的總票房約新台幣五億元。在ECFA簽署後,尚有九部登陸映演的兩岸合拍電影,總票房亦達新台幣18億元。
 
(圖為《翻滾吧!阿信》劇照)
 
這項數據似乎隱含了一個可能的研究課題,那就是:「ECFA之後,國片在大陸市場真的有利基嗎?」。後ECFA時期登陸國片之市場進入的相關議題,可能包括了國片在大陸市場之「經濟表現」或「文化擴散」等變項,而這些分析單位又必須在展開實證研究後方可獲致結論。
 
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先找出臺灣本身電影製作規模與實力的定位,同時也可以運用次級資料,分析當前大陸市場的誘因及其局限之所在。基於這個動機,本文暫以臺灣製作業本身定位、大陸市場經濟誘因、以及臺灣電影進入大陸之侷限性三個變項,進行概念釐清。
 
臺灣電影製作之定位
以臺北市首輪院線票房為代表,2010年臺灣整體電影市場規模為30.87億台幣,國產電影片票房已占總體電影票房的7.31%。臺灣國產電影片的市占率從2001至2005年間的1%成長到7.31%,顯示此一領域之發展已初見成績。然具體成績僅由少數票房破億之國產電影片拉抬。近兩年人們耳熟能詳的票房破億影片有《艋舺》(2010)、《陣頭》(201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2011)、《賽德克‧巴萊》(兩集)(2011)。
 
(圖為《艋舺》劇照)
 
臺灣電影劇情長片的產量近年來平均為20多部,2010年更高達35部。電影片產量雖然做到了永續而不墜(sustainable),但電影製作業皆未能發展成有持續製片能力的恆久性大型製作公司;有能力實踐符合商業運作的,並以製片人為趨力(非以作者導演為主導)的電影製作在臺灣雖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仍仰賴政府以輔導金做為其對外融資的基礎。
 
一直以來臺灣政府即持續不斷地制定複雜而多樣的輔導機制;各種輔導法規與補助系統之範圍可謂既深且廣。惟論及「效益」的概念,考量目前內需市場無法擴大的情況,「登陸」被視為是一種國片便捷的市場延伸方式。經驗顯示,「市場規模」是一項令臺灣電影無法起飛的內因(endogenous)。韓國15歲以上的觀影人均(admission per capita,即每人每年進入電影院的次數)是臺灣的3.5倍。韓國人口是臺灣的兩倍,3.5乘以2是7,因此南韓的市場規模為臺灣的七倍。如果全臺灣一年的總票房為50億新台幣,韓國就是七倍的350億。
 
這樣換算的目的在於證明,臺灣電影本身的內需市場極其有限;要實踐市場延伸,唯有進入主要的華文區域市場,也就是大陸市場一途。有電影人因此認定,被兩岸政府同時認定為國產電影片的兩岸合拍片,將可帶動臺灣電影事業再創契機。部份電影人倡議政府應對這類所謂旗艦型國片加大補助力度,好讓國產大片容易進入中國市場的現象,即反映了當前本地製作業對大陸市場的憧憬。
 
大陸市場誘因
為什麼業界會對大陸市場懷有憧憬呢?總結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影集團以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官方網站所公佈的數據資料得知,2009年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繁榮的各項指標(如銀幕數量、入場人次、投資金額、票房總收入等)明顯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期。2010年中國市場的電影總票房從2005年的20億增為102億人民幣,首度突破百億大關。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又突破130億,增長35%,成為僅次於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國際電影市場。
 
可以說,大陸電影市場每年以100%到130%速度成長;華語大片動輒就有破億人民幣的票房。臺灣赴大陸映演的國片只要超過2,300萬人民幣,就已經突破台幣億元。以《海角七號》(2008)這種文化折扣如此之高的電影為例,在大陸票房也超過了2,000萬人民幣。這對臺灣電影業者來說,當然具有絕對誘因。
 
(圖為《海角七號》劇照)
 
不僅臺灣,美國對這塊市場的開放也一直抱以期待。在2011年的票房占比中,大部分屬於好萊塢分帳影片 ( 注釋1 ) 的進口片票房即佔據年度總票房的45%。2012年初,美國更寄希望於中方能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這項俗稱中美電影新政策的協議開放內容,首先就是中國將原有每年引進好萊塢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再增加14部俗稱特種片的3D或IMAX電影。( 注釋2 )
 
從趨勢來看,為因應中美電影新政策,大陸映演業者應該會繼續加緊增建影院的速度,否則中小型影片放映之檔期可能產生排擠效應。有娛樂新聞報導指出,2012年中後,不少華語片的檔期已經大亂。( 注釋3 )因本身製作規模(production level)的原因,多數中國大陸國產電影片一直以來就有排不上院線的窘境。雖然2009年大陸已擠身成為僅次於印度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電影產量國家(2009年大陸劇情片產量共有456部),但其中卻有四分之三進不了院線。2010年的發行生態更為惡化,中國國產片產量526部,其中就只有1/5的110部能擠進院線的影院中放映。這110部中又只有1/5(約17部票房破億影片)能真正賺到錢。
 
可以說,院線放映的電影不是好萊塢的分帳大片,就是屬於製作規模為中大型以上的華語電影。ECFA簽署後,臺灣電影雖不致受到大陸政府進口配額的管制,但要取得大陸市場的購買引進,即意味著要和好萊塢34部分帳大片競爭、要和華語大型影片競爭,也要與大多數掙扎求售的大陸電影競爭。
 
臺灣電影登陸的限制因素
發行制度
 就經濟表現而言,大陸特有的發行制度肯定是臺產電影片前進大陸的一項限制因素。舉例來說,《雞排英雄》是由對岸中影集團引進、博納影業發行。為什麼說是由中影集團引進、博納影業發行呢?原來這叫做「協助推廣批片」的一種大陸特有的發行方式。中影集團、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在每年規定的20部分帳大片以外,同時也有引進30部各國電影(所謂「批片」)的權利。這兩家公司引進相對規模較小的影片後通常自己並不發行,而是將影片交由其他具有發行許可資格的公司,以推廣的名義來發行。實務上,中影、華夏可能用五萬美金左右買斷某部電影片的所有媒介版權,再以收取10萬元管理費的方式掛名將影片交由負責推廣的發行公司發行。
 
臺灣影片通常循此模式將影片所有版權一次賣斷。臺灣製片人即使拍出曠世巨作,而得以做到與大陸發行方談成票房分帳的合約,這個「分帳」也是大陸發行商作帳完畢以後的淨利(net)分成,確切所得之多寡無從得知。也就是說,在進行利潤分成之前,須從電影院的實際票房收入中扣除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注釋4 ) 以及 3.3%的營業稅。剩餘部分才稱為「分帳票房」。因此,分帳票房等於實際票房減去5%,剩餘後的票房再減去3.3%,剩餘後的票房再減去可能有的各種附加捐之後的營收。
 
(《愛》今年初在大陸上映,創下6.5億台幣票房紀錄。)
 
然而,這個所謂「分帳票房」的營收僅由大陸發行方、院線和影院之間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最後,大陸發行方再將它的分帳所得扣除本身的發行成本以及管銷費用後,再與境外的片方談分帳比例。
 
審批制度  
臺灣影人往往抱怨大陸相關審批制度不夠透明,臺灣片商無由清楚得知相關規則、標準和處理程序。查目前有關臺灣電影片送審的規定,主要反映在《進口影片管理辦法》、《電影故事片(膠片、數位)送審須知》(包括內容審查和技術審查)、《電影審查規定》等法規中;審查通過者均給予許可證編號。雖有明確法規,惟審查小組成員往往會因不同時空之社會氛圍,而採取某些政治正確之裁量。而這類政治裁量極有可能不告知理由而逕行駁回。
 
儘管政治品味之審查依個案而定,並無統一標準,但總體而言,送審之臺灣片商仍可以在主管機關不時下發的各種「通知」中得知審查標準。外界咸認《艋舺》無法登陸的原因可能是黑幫暴力與爆粗口內容過多所致。其實,考慮《艋舺》抽菸鏡頭多達120次;兩小時電影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鏡頭有角色抽菸的情境,在目前也是被要求刪改的標的。
 
檢視廣電總局辦公廳2011年2月12日下發的《關於嚴格控制電影、電視劇中吸菸鏡頭的通知》的內容得知,電影及電視劇應「嚴格控制以『藝術需要』、『個性化表達』為名出現的吸菸鏡頭,應儘量用其他形式代替以吸菸表現人物心理、現場氛圍的情節;對確因劇情需要出現的吸菸鏡頭,應盡可能縮減吸菸鏡頭的時長和頻率。」
 
這個《通知》雖然跟上媒體反菸、拒菸的世界潮流,但面對大陸審批作業時,在臺灣創作者認為藝術表現的自由無價,在大陸可能就會被要求站在社教立場。因此,大陸的審批制度也算是對臺灣國片登陸時的一種藝術創作上的限制。( 注釋 5 )
 
結語
近年來中國大陸不斷增強的政經地位同時支持了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體系中的優勢。中國電影本身也因此面臨本土以及全球化互動的關鍵局面。她的市場開放,意味著牽動整個華語地區的電影製作走向。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文要分析有關臺灣電影登陸問題的原因。本文解釋了臺灣電影的製作規模、中國大陸的市場誘因、發行結構、以及她的審查機制,希望這些變項的解讀,可以成為日後研究「ECFA之後,國片在大陸市場是否能有利基」此一實證課題的基礎。
 
2010年1月,大陸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大陸首次以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而非主管電影的機關——廣電總局),對電影產業提出具體規畫。這種拉高層級的訊息,意味著中國大陸已經將電影事業視為國家總體經濟的一項重要領域。值此之際,臺灣電影要進入這個戰場已屬不易;談論登陸國片之經濟表現或文化擴散等效益問題,可能還言之過早。
 
 
注釋
1. 在中國現行的制度安排中,政府每年只准許中國電影集團(中影)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兩家國有公司寡占發行20部進口分帳影片。大陸的進口片中另外還包括30部所謂的「批片」,即兩家公司以買斷形式所引進發行的各國 電影片。兩岸ECFA簽訂之前,臺灣影片原本即包含在此30部的進口批片配額當中。
2. 其他兩項協議內容分別為(1)美方票房分帳從原來的13%升至25%;(2)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行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寡占的局面。美國片方與中方寡占發行公司原本的分帳比例由13%—17.5%,增加12個百分點到25%,增幅近50%。美國電影協會(MPAA)評估,此項協議將可為美國電影產業帶來每年數以億計美元的收入。初步推估,每一部好萊塢電影可望在中國多獲得2,000萬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分成。
3. 雖然可能有點誇張,但市場傳聞證據(anecdotal evidence)顯示,檔期的排擠效應也禍延到本國大片,例如古裝片《王的盛宴》一延再延、《3D大鬧天宮》三年無映演消息、《富春山居圖》傳聞延檔到春節、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也讓電影人不知究竟何時上映。
4.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簡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由廣電總局電影局直屬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辦公室負責徵收。
5. 不只針對引進之外片,大陸審查制度對本土大陸片以及中港合拍片也是一樣嚴格。導演寧浩拍黃渤主演的《無人區》從2009年至今,沒能通過大陸審查上映。劉德華主演的《富春山居圖》自11月檔期延後,外傳即因內容未通過審查,必須補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