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閱讀正夯 漫畫雜誌搶搭“機”

發佈時間: 2009-08-31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統計至2008年,全球的手機普及率已達到60.6﹪,近年各家手機大廠所開發的智慧型手機,功能更是五花八門,讓手機跳脫單純通訊的工具,扮演起整合生活、商務管理、滿足娛樂需求的角色。再加上多媒體播放器iPod、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相繼問世,結合相關服務帶動,如今走在大都會,人手一「機」甚至多機的景象已司空見慣,宣告了行動生活的來臨。 當然,有了設計精密的硬體,也得要軟體內容配合,才能夠吸引消費者。向來以創新研發能力著稱的日本,很快就嗅到這股商機。在東京,地鐵每天有數以萬計的通勤族,過去大多利用這段搭車的時間讀書,現在則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玩手機、聽音樂、看電子書。不過他們要玩什麼、看什麼?始終還是內容決定一切。 日本總務省也證實行動閱讀的市場潛力,消除業者觀望的疑慮。他們調查發現:日本去年用手機下載小說及漫畫的電子書銷售額,比前年大幅成長79﹪達到395億日圓,顯示日本民眾閱讀的需求仍在,只是呈現數位化的趨勢。這激勵了日本的出版業者,紛紛投入開發行動內容,把紙本書籍轉換成數位格式,主打漫畫、圖像小說,積極搶攻行動閱讀市場。 最近日本電通公司(Dentsu)就和朝日新聞、講談社等20家出版社合作,專門針對行動讀者,推出名為「Magastore」的數位內容服務,讀者可以透過行動裝置下載30多種雜誌。日本雅虎(Yahoo Japan)也跟23本雜誌合作,提供手機用戶下載閱讀雜誌文選,每個月吸引超過7百萬用戶。就連NTT等大型電信業者,也開始跨足行動閱讀市場。 除了雜誌,「行動漫畫」的風潮更是吹向世界各地。蘋果電腦的線上軟體商店App Store就發現,用戶對閱讀漫畫應用程式的需求愈來愈強。美國許多知名的漫畫出版社,包括發行《超人》及《蝙蝠俠》的DC Comics、《變形金剛》的IDW等,都隨之推出iPhone專用的手機版漫畫,用分集連載的方式,以0.99到數美金不等的價格,在App Store販售。 現在更有許多出版社選擇與網路科技業者合作,共營線上服務平台。藉由對方技術研發的優勢,結合自家旗下作者的創意內容,提供行動用戶下載漫畫與圖像小說,成為出版社進入數位商務的途徑之一。目前以美、日為首,包括西班牙、法國、阿根廷、馬來西亞與香港,都有類似的行動出版計畫,部分人士甚至看好智慧型手機未來的普及率與功能,認為會超越筆記型電腦。 出版業者表示,從商業觀點考量,行動漫畫與圖像小說比傳統出版品更符合成本效益。一來可以節省龐大的印刷費用與運輸支出,降低出版社負擔;二來網路平台的進入障礙較低,適合剛嶄露頭角的作家,能發掘不少才華洋溢但尚未開發的創作新人;第三,透過蘋果App Store這種大型國際平台販售作品,對許多小型出版商來說,不但能簡化發行模式,還能直接進軍海外,擴大讀者範圍。這些都是過去發行紙本漫畫很難達成的事。 不過,為了因應手機螢幕尺寸,行動漫畫與圖像小說除了版面編輯要跟著調整之外,如何設計人性化的閱讀介面更是一大挑戰。早期電子書剛問世的時候,只有放大縮小、上下左右位移的基本功能,如今要在比電腦更小的手機螢幕上瀏覽,能否推出更精巧好用的閱讀介面,優化讀者的使用經驗,恐影響計畫成敗。 由此可見,發展行動閱讀,無論是最前端的作者、漫畫家編撰故事,到中端的數位內容出版發行,再到最末端的讀者介面設計,都得配合行動裝置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隨著科技發展,民眾的生活水平與時俱進,消費者的閱讀型態已然改變,唯有迎合潮流,推出創新方案,或許才是數位時代裡出版業的生存之道。 文/陳浩翎 參考資料: Made-for-mobile comics: The future of pulp?(CNN新聞網 August 12, 2009) Magazines Mull Mobile Revenues In Japan(亞洲傳媒雜誌 August 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