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住在棒球場的後面
作者姓名暫不公開
臺灣新生兒逐年創新低,是人口老化程度最快的國家,人口問題已成了國安危機。行政院內政部轄下新增「國民生養署」,目的就是為了要挽救臺灣出生人口數字。
「國民生養署」成立後始終未有太多作為,遭到民意代表批評。於是,計畫在影音平台推出類似家庭實境秀的影音內容,以提升國民的生育率。這個案子將交由一心想拍警匪動作片的香港導演來執行。而科長張金龍因為家中有五個孩子,意外獲得署長賞識,雀屏中選參與這個企劃。
家庭投票的幾番波折,好不容易張金龍全家願意參與影片的拍攝,而參與的全家人對這次的企畫都有不同的想法與期待。
科長張金龍希望不辱使命,提升全國的生育率,自己也有機會升官。
張奶奶柯明珠希望找到過往的老朋友。
太太許美真則希望多賺些加班費,貼補家用。
大女兒張慧蘭希望這樣的經驗有助於豐富她的學習歷程,可以申請到好的大學。
九年級面臨會考的二女兒張慧心,則希望不要影響到她的會考成績。
好學的張家雙胞胎兒子張本棟對影視拍攝產生了興趣。
張家雙胞胎女兒張慧中希望她的夢中情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好吃的小兒子張本樑則一直希望這個節目能改成美食節目。
香港導演徐森希望能獲得賞識有人投資拍劇情片,於是常常於影片中置入著名電影的經典鏡頭。
張家的生活有了重大的改變。從每天的紛紛擾擾,吵鬧不斷,轉變成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模範家庭,至少在鏡頭前盡量保持是這樣的。或許就是因為在鏡頭前太假了,加上穿插的有趣旁白,這個「八口國民之家」的實境秀竟然爆紅,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張家也成為全國的知名家庭,張家子女在學校也走路有風,但有時也遭到批評。實境秀也成為政府大內宣的最佳管道,署長在國會殿堂備詢時風光滿面。
就在一切看來最風光的時候,節目來到最後一集。節目的存廢,是否繼續,都在考驗張金龍的智慧。這個家因為節目凝聚在一起,也因為節目各自產生了其他的問題。
評語
巧妙地運用「類實境秀」的劇情設計,加上幽默的台詞,雖然是喜劇,卻讓人反思家庭的價值與「人口急速老化」的議題。期待這樣別出心裁的風格,可以貫徹在全劇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