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影藏畫
作者 林秋蓉
——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 ——
一幅不存在的畫作,讓人懷疑已故畫家,到底是愛臺灣?還是叛亂犯?
就此展開一場,島上的政治諜報戰,誰是匪諜?誰是臺獨?誰是叛徒?
也藉著臺灣藝術史的追尋,揭開塵封已久的理想與熱情,冤屈與等待,犧牲與復仇!
洪思琦和張子雲,一個調查員一個罪犯,身分立場對立的兩人,在合作探訪中,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也驚訝挖掘出,洪思琦和張子雲,父母的血海深仇!
二次大戰結束後,荷蘭政府調查發現,一個畫商凡・米格倫,曾將荷蘭 17 世紀畫家,維梅爾的早期聖經畫作《以馬杵斯的晚餐》,賣給惡名昭彰的德國納粹元帥戈林。維梅爾的畫作,是荷蘭的國寶。凡・米格倫因此被捕入獄,即將面臨叛國死罪!然而,凡・米格倫卻氣定神閒,在法庭上公認,《以馬杵斯的晚餐》「是我畫的」!
凡・米格倫在獄中親自揮毫,證明自己擅長畫維梅爾的早期聖經風格。科學鑑定也證明《以馬杵斯的晚餐》等畫作的材質,的確是近作,非 17 世紀的舊作。於是,凡・米格倫一夜之間,從死刑犯叛國賊成為,欺騙納粹的愛國者,無罪獲釋......。
《不存在的陳澄波》由此獲得啟發,創作臺灣版《不存在的維梅爾》。
一般的假畫師要「新畫作舊」,欺騙鑑畫專家,欺騙買畫的有錢人,獲取暴利,就像劫富濟貧的雅賊。但是,真正成功的假畫師,還要另闢蹊徑,創造不存在的大師畫作和風格,獲得現代人的共鳴,從此改寫藝術史,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創作者! 《不存在的陳澄波》除了創造不存在的大師畫作和風格,也是一個麥高芬(MacGuffin), 追尋競爭過程,逐漸揭露過往的恩怨情仇。讓過去出賣同志的叛徒,也被人欺騙而自取滅亡,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類型上,採取懸疑諜報片風格,吸引現代觀眾進入特務追捕、風聲鶴唳、爾虞我詐、冒險犯難、緊張刺激、患難與共的黑色電影世界。
本故事主要根據陳英泰著《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作為歷史資料來源,希望揭開臺灣社會,最衝突撕裂的一段歷史真相,達成真正的「和解」與「寬恕原諒」。
評語
類型明確,田調考究扎實,人物設定有趣,以懸疑諜報片的風格,將臺灣藝術史的重要人物巧妙地安排進劇情,是少見且精彩的懸疑諜報類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