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率規範寬鬆 外來劇侵門踏戶無法可管
台灣電視台自製綜藝節目少得可憐,戲劇也被日韓、大陸等外來劇大量頂替,台灣幾乎淪為外來劇輸入國。電視台不做戲,無法行銷台灣,電視人也喪失工作機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8日說,對電視台購入外來劇無「法」可管,至於各台自製率,僅無線台規範不得低於70%,有線台不在規範內。
NCC昨說,平均2至3年評鑑一次電視台,各台外來劇太多只會提醒改善,限制外來劇必須有法令依據,NCC不能超越法令執行,也必須尊重市場機制,同時給電視台空間,NCC管理目的是希望產業健全發展,不是整死電視台。
《廣播電視法》第19條規定,無線台的本國自製節目比率不得低於70%。電視人說,自製率的定義太寬鬆,舉凡談話性、新聞、行腳節目都算自製,電視台小成本做節目,在NCC評鑑前,大小節目湊起來仍可達到自製率標準,NCC也不會規定電視台砸錢做節目,久而久之,電視台養成買外來節目播出的省錢習慣。
電視台不做節目,電視人嘆「啾逼哀」,電視台拿文化部輔導金補助,8成補助費進了電視台口袋,運用在製作費上的少數,海外版權收入,以及置入收入都歸電視台。電視台昨解釋,廣告被大量分食,導致營收有限,是自製節目減少的原因之一。
金鐘評審團總召藍祖蔚昨說,台灣自製劇少,期盼電視台多給台灣工作者、觀眾機會,好作品不該被埋沒。電視人指出,公視年年靠迷你劇做業績,應投資做長劇,去年至今公視買了《16個夏天》、《長不大的爸爸》,實在不應該像商業台那樣花小錢購片。
公視總經理丘岳昨說,公視每年拿9億補助費,但人事成本高,加上公視沒廣告,只能靠企業贊助,成本的回收不足,商業台可申請輔導金補助,公視不能,因此從有品質的迷你劇做起,日後製作優質大型戲劇責無旁貸,是他要努力以及突破的方向。